第597章 一平交趾张辅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张辅用实际行动向朱棣证明,他没有看错人,在随后的夹河、彰德、灵璧战役中,张辅都身先士卒,立下赫赫战功。《推荐指数★★★★★:漫客文学

    当朱棣率领大军进入南京城的时候,张辅就在他的身边。

    因此,在9月份封赏靖难功臣时,按照张辅的战功本应封为侯爵,但是朱棣考虑到张辅的妹妹是后宫妃子,为了避嫌亲近外戚,因此册封张辅为信安伯。

    在靖难之役中,张辅与丘福、朱能等人并肩战斗,众人很清楚张辅的功劳,这也是两位公爵功臣为张辅打抱不平的原因。

    明成祖朱棣听后非常认同,随后便将张辅封为新城侯,增加俸禄至1500石。

    “张辅洪武八年出生于漠北蒙古,是河南祥符人。”

    “张辅字文弼,是河间王张玉的长子。”

    “燕王朱棣起兵时,张辅随父亲张玉四处征战,担任指挥同知。”

    “建文二年十二月,张玉在东昌战死,张辅继任父亲职位。”

    “他随燕王在夹河等地征战,都有立下战功。”

    “建文四年六月,张辅随朱棣前往进攻南京,被加封为都指挥同知。”

    “跟随朱棣入京师后,被封为信安伯,食禄千石,被赐与世袭诰券,张辅的妹妹被封为皇妃。”

    “丘福、朱能谏言张辅父子战功赫赫,不可因为是外戚就薄给赏赐。”

    “永乐三年,张辅被加封为新城侯,加禄米三百石。”

    “安南国贼臣黎季犛父子弑杀陈姓皇帝篡夺了王位,立黎季犛的儿子黎苍为皇帝。”

    “永乐元年,原安南臣子裴伯耆到朝廷告难。”

    “永乐二年,原安南国王陈鈤煃之弟陈天平投奔明成祖朱棣,后黎季犛假装请陈天平回国。”

    “永乐四年,朱棣派遣都督佥事黄中、前大理卿薛岩率兵护送陈天平回去,黎季犛派兵埋伏在芹站突袭,杀死陈天平和薛岩,黄忠领兵而还。”

    “朱棣下令诛杀黎季犛父子,命成国公朱能为征夷将军,张辅、沐晟为副将军,率领丰城侯李彬等十八位将军,士兵八十万,率兵分道进攻安南。”

    “十月二鈤,朱能死于军中,军队由张辅带领。”

    “九鈤,张辅攻破隘留关。”

    “十四鈤,张辅与沐晟在白鹤会师。”

    “朱棣听闻朱能去世后,任命张辅为将军。”

    “十二月,张辅在嘉林江大败安南军,一月,张辅、沐晟联合接连攻下多邦城、东都、西都,季犛焚烧宫室逃到海上,三江州县全部归降。”

    “永乐五年椿,张辅派清远伯王友等人渡过注江,攻破筹江、困枚、万劫、普赖等寨,斩首三万七千余级。”

    “安南将领胡杜聚船在盘滩江上,张辅派降将陈封袭击赶走了他,夺取其船只,平定了东曹、谅江等府州。”

    “不久,张辅在木丸江击破黎季犛的舟师,斩首一万级,擒获将校一百余人,安南军溺死无数。《近期必看好书:爱好文学》”

    “明军一直追击到胶水县闷海口。在咸子关筑城,张辅令都督柳开守城。”

    “之后,安南军由富良江进兵。”

    “张辅和沐晟夹岸迎战,柳升等人率领舟师横击,大破安南军,斩杀数万人,明军乘胜穷追。”

    “当时天旱,江水浅,安南军弃船上岸逃走。”

    “明军到达时,突降大雨,江水上涨,张辅军遂得全部渡江。”

    “五月,张辅到达奇罗海口,抓获黎季犛和他的儿子黎苍等人,将其送入京师,安南平定。”

    “经统计安南府州四十八个,县一百八十个,户三百一十二万。”

    ““朝廷访求陈朝皇室的后代未果,便设交趾布政司,将其土地归属朝廷。”

    “朱棣为此诏告天下,诸王和百官都奉表祝贺。”

    “次年,张辅班师回朝。皇上在奉天殿赐宴招待他,进封张辅为英国公,岁禄三千石,并赐予世袭诰券。”

    “永乐六年冬,陈氏旧臣简定发动叛乱,另立陈季扩为皇,朱棣命沐晟率军征讨,沐晟在生厥江大败。”

    “永乐七年,朱棣又任命张辅为征虏将军,张辅在叱览山伐木造船,率军至慈廉州,攻破喝门江,攻克广威州孔目栅。”

    “在咸子关遇到敌军,敌军有船六百余艘,保卫江东南岸。”

    “张辅率领陈旭等人以划船迎战,乘风纵火,擒获敌军将帅二百余人,截获全部船只。”

    “敌军将领阮景异率三百艘战船迎战,张辅再次大破敌军。”

    “敌军将领陈季扩自称为陈氏后代,派遣使者向朝廷请求承袭王位。”

    “张辅认为这是一种欺诈,于是派遣将领朱荣、蔡福等人率领步骑先行进军,随后张辅率领舟师,在美良山一战中抓获简定等人,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