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墓中小屋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留着墨香,静静诉说着曾经主人挥毫泼墨的故事。以及那摆满书籍的书架,陈旧却整齐的木桌等等,确实是一个读书人该有的样子。
然而,周围的这一切,也只是让我们震惊了片刻,因为此时我们都知道,接下来前面的里屋才是我们此次探寻要找的关键所在。我们怀揣着紧张与期待,继续往里走。
进入里屋,到了那里以后,眼前的景象却让我们大失所望。除了一张床,还有几床棉被以外,竟然什么都没有。这竟然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原本以为进来以后,这里会是一个巨大的棺材,里面或许藏着无数珍贵的陪葬品,或者隐藏着什么惊天的秘密。
此处疑惑的不仅是我,耿华夏包括道明、雷正,也都是疑惑不解。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困惑和迷茫,似乎和我们之前的想象有很大的出入。就在大家都陷入沉思,苦苦思索的时候,而这时,作为这方面专家的吕梁走了出来,他的脸上没有太多的惊讶,反而带着一丝了然于胸的神情,开口道:“果然如此。”他的这句话,在这安静而又充满疑惑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大家都急切地想要知道,他到底看出了什么端倪。
接着,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放在了他的身上,而只有李科研似乎也知道为何这里是这般情况,并没有露出震惊的神情。
只听吕梁继续说:“随着我多年的考古经历,我也多少听说了一些事情。像狄公、魏征等他们这样的名臣,为何他们的墓在历史上记载的特别少?因为大部分他们这样的名臣,死后都会将自己的骨灰撒入海中,而留下衣冠冢。那个时期能做到这样的人,内心究竟是何其强大。”
他的话音落下,周围陷入了一片寂静。我们都沉浸在他的话语所带来的震撼之中,想象着那些名臣在做出这样决定时的决然与豁达。在那个时代,入土为安的观念深入人心,而他们却能超脱世俗的束缚,选择将自己的骨灰融入大海,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胸怀。
他们一生为了国家和百姓殚精竭虑,死后也不愿给后人增添负担,不愿让自己的墓葬成为纷争和掠夺的目标。他们以这种方式,实现了最后的无私与洒脱。
想到这里,我们对这些名臣的敬佩之情愈发深厚。他们的伟大不仅仅在于生前的功绩,更在于他们对生死的超脱态度,对名利的淡泊心境。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闪耀着智慧和高尚的光芒,指引着后人不断前行。
他说的这些我们也都理解,特别是我,我一个学历史的更是深有感触。在古代的时候,那时的人对死者十分的敬重,并且从古至今都有一句死者为大的说法。所以对他们的尸体也是呵护备至、万分敬重,总是想尽办法让其得以安息。
然而,死后能把尸体火化成为骨灰的却是少之又少。因为在他们那时的思想里面,这无非就是挫骨扬灰,是对人最大的侮辱。这种观念根深蒂固,难以撼动。可狄仁杰、魏征这样的名臣,却能突破这种传统思维的禁锢,以非凡的勇气和超前的见识,选择了将骨灰撒入大海。
想到这儿,我也是对这些名人更加的敬佩。他们的行为不仅仅是对传统的挑战,更是一种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领悟。他们以自身的抉择,向世人展示了一种超越常规的豁达和无私。他们不为世俗的偏见所左右,不为传统的束缚所羁绊,坚定地按照自己的信念去行事。
他们的这种精神,在那个时代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的心灵,让人们看到了一种更高尚、更超脱的境界。即便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依旧能给予我们无尽的启示和力量,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抉择时,要有勇气坚守自己的信念,不随波逐流,不畏惧世俗的压力。
就在此时,耿华夏走到床前,看到床上有一个檀香木的盒子。那盒子看上去颇具年代感,但其精美的纹理仍依稀可辨,上面并没有上锁,仿佛在等待着有缘人来开启这段尘封的历史。耿华夏轻轻的打开盒子,发现里面竟然似乎装着一叠的油纸。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好奇与期待,随后看了一眼身后的吕梁和李科研。
李科研和吕梁两人对视了一眼,彼此心领神会。他们分别从自己的背包里面拿出了无痕手套,这手套材质特殊,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绝细菌的作用。然后又拿出一些专业工具,小心翼翼地走到盒子面前。两人的动作极其轻柔,仿佛对待世间最珍贵的宝物一般,小心翼翼的把里面的油纸拿了出来放在床榻上。
而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装载油纸的盒子竟然瞬间化作灰飞,那场景就像是梦幻中的画面。虽然这一幕我在电视上见过,但是在现实中第一次看到瞬间风化的场面,我还是感觉到了深深的震撼。那盒子原本或许坚固精美,承载着岁月的记忆,可在这一瞬间,却在时间的无情侵蚀下化为乌有。
真是所有再好的材料在时间面前也都是不够看的。时间是如此的强大而又无情,它可以消磨一切,无论是珍贵的木材,还是辉煌的历史,在它的长河中都不过是短暂的一瞬。这让我不禁感叹人类的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