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落雨大,水浸街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第102章 落雨大,水浸街

    雨天如果啥都不干,只躺在床上睡大觉,是很舒服的一件事。m.aiqqx.com

    奈何只能想想。

    这时候,陈景乐就有点怀念当初没有绑定系统的日子,可以肆意摆烂,睡上一整天都没人说什麽。

    现在却要时刻遵循系统日程安排。

    有事外出可以请假,但想要请假睡懒觉?呵呵,怕是没尝过唐僧念经什麽滋味。

    午睡醒来,雨势似乎小了点。

    望着窗外沥沥细雨,陈景乐心情格外平静,感觉这样的氛围,很适合写字画画。

    于是下午的日程安排,就变成了学习书法绘画。

    先临帖。

    临的是赵孟的《闲居赋》。

    《闲居赋》本是晋代文学家潘岳创作的一篇赋,不过后人似乎对这篇赋颇有微词。

    与潘岳的情况相似,赵孟也是后世争议较大的一个历史人物,明明是赵宋王孙,却入元为官。

    晚年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他书法生涯中难得的佳品。

    同时人们又认为,他何尝没有藉此帖书法,调和缓解自身矛盾心理的意思。

    「傲坟素之长圃,步先哲之高。虽吾颜之云厚,犹内愧于宁——」

    之所以临的是《闲居赋》,而不是大名鼎鼎的《兰亭序》,不外是陈景乐觉得自己此刻的心境,远没有书圣写兰亭序时的飘逸潇洒。

    文艺创作是很吃状态的,不是说想写就能写。

    即便是募本。

    如果陈景乐要临兰亭,正儿八经那种,必须保证自身处于最佳状态。

    你若不练字,看二王便如井蛙观月;你若练字,看二王则如望青天。

    赵孟是历代之集大成者没错,可他的古意也是学的二王。

    有人以佛陀丶迦叶丶龙树三者来比喻大王丶小王以及赵孟的关系,陈景乐深以为然。

    书法一道,大王为尊,小王深得大王真传,其造诣不输大王。而赵孟则是一扫自宋以来书法颓态,以崇古为名让书法第二次光大,五百年来仅此一人。

    在今人面前,他们都是站在民族书法艺术巅峰的那一小撮人。

    学就对了!

    不知何时起,窗外风渐大。

    陈景乐刚好停笔,望向外边,几棵长得稍微有点高的龙眼树,被吹得树叶哗啦啦,弯向一边。

    而远处田边,有村民扛着锄头顶着风雨,一路小跑快走,想赶在大雨来临之前回到村内,好方便躲雨。

    陈景乐心念一动,当即有了灵感,重新铺开一张纸一小时后。

    一幅树木在狂风中摇摆,远处行人头戴斗笠肩扛锄头,顶着风雨低头前行为主体内容的工笔水墨画,便顺利完成。

    陈景乐将其命名为《冒雨务农归家图》。

    历代画家中,对风雨题材的创作并不少,其中又以宋代作品最为广受好评。比如夏圭的《冒雨寻庄图》,李迪的《风雨牧归图》,苏显祖的《风雨归舟图》。

    宋代的词传颂千年,宋代的画也一样。

    历经千年,今天的我们,仍可以透过画纸,感受其中的雅致清新。

    对于宋画,普罗大众最为熟悉的,可能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然而宋画的最高成就,其实是山水画。

    比如以《千里江山图》为代表的青绿类型。

    可以说宋代是我国古代艺术水平大爆发的一个时期,甚至是鼎盛时期,宋画为其中代表。

    尤其是宋代工笔画这个类型,至今都无法被超越。

    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讲究笔墨韵味的皴丶擦丶点丶染等水墨技法。

    陈景乐这幅心血来潮之作,就是运用了大量的工笔手法,借鉴了宋画的风格,突出一个法度严谨。

    本来还想题首诗的,但一时半会儿又想不到合适的,只能作罢。

    连款都未落。

    尽管只是一时兴起,可是从质量来看,仍不失为一幅佳作。

    陈景乐准备等晾乾后收起来,回头看有没有哪个有钱老板看得上。

    给钱就卖。

    没办法,穷啊。

    别看他有点小存款,可人终究不能坐吃山空,除了节流,还得想办法开源。

    不指望每次都能碰到像李北星以及刘德强这样懂艺术又尊重艺术的大老板,能卖个几千一万,

    其实也不错了。

    谁让他没什麽名气,也非名师座下高徒呢。

    眼看雨越下越大,陈景乐便没了赏雨的心情。

    看看时间,下楼煮饭。

    晚上继续吃中午剩下的煨牛肉,陈绮云同学对这道菜赞不绝口,明明同样吃了不少的凉拌青瓜,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