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 章 品牌效应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办公室里。
虽然林凡这老板已经拍板做了决定,但李翔却没什么动作。他之前在上影他做的是电影相关的工作,但对电视也不是一无所知。
林凡这决定,不管他怎么想都有点不合理了。
电视台买剧,为的是吸引观众,一部好剧,甚至能培养观众的观影习惯,为电视台吸引一批忠实观众。例如那部《还珠格格》。
《还珠1》上映的时候,内地流行金庸古龙的武侠片,所以当初琼瑶向内地兜售《还珠格格》时,没有电视台愿意接手这么一部既不是大热题材,又没有知名演员参演的古装剧。
最后是京城卫视力排众议,买下了首播,之后的事情就跟电视剧演的一样,所有人都不看好的《还珠1》一炮而红,创下了全国44%,这堪称逆天的收视率。
那段时间,观众一打开电视就去找京城卫视,守着电视看《还珠》。
京城卫视也一举拿下电视界<一人之下>的位置,考虑到国情,这其实就是国内电视台的老大。
之后《还珠2》开播,有了《还珠1》的珠玉在前,《还珠2》从立项开拍起就吸引了一堆的电视台抢购。
靠做小三上位的琼摇阿姨,也不是情操高尚,会知恩图报的人。这么多人上赶子给他送钱,她又怎么会拒绝。
所以,最后《还珠2》拍摄时,琼摇踢掉了伯乐京城卫视,转头和芒果旗下的电台合拍。
京城卫视没了独播的优势,也就没能再现当年的辉煌。
同样的情况,要是一部剧在数个台同时播放,那势必会导致观众的分流。
这道理电视台也懂,所以即便那些电视台同意了林凡的想法,也会压低购片价格。
而林凡也预判了这一点,干脆上来就自砍一刀,自己把每集的价格压到了3万。
但这样即便最后8家台都买了剧,30集的电视剧每个台也就90万,总收入700万出头,成本都收不回。
按照李翔的估算,这甚至都不如魔都和京城两台联播给的多。
要是算上税收,公司甚至还要亏钱。当然,只要能卖出之后的几轮播放权,亏本不至于。
但这么做又是图啥呢?拍电视剧,说到底就是做生意,李翔属实想不明白,林凡这操作的目的。
作为非凡影业的大管家,为了公司运营,为了自己的前途,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在这个时候,提醒下林凡。
而林凡见面前的人没动作,不用猜也知道他的想法,抬手拿起边上的水杯,灌下两口,缓解了下酒后喉头的干燥。
“李总,目光要放长远些。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
李翔总觉得这问题耳熟,哪儿听过,所以嘴比脑子还快,直接蹦出两字:“人才?”
林凡到嘴边的话被卡了一下,甩了他一个白眼,继续道:“人才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品牌,就像今天陪的那些领导,喝酒就喝五粮液茅台一样,这影视作品领域也有品牌。
比如迪士尼,比如正午阳光,等哪一天观众看到制作方名字,甚至可以无视题材演员的时候,咱们的品牌也就做起来了。
而想做品牌,这第一步就是积累观众,顺着这个思路,增加播放的电视台数量就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
2004年,华夏已经是全球代工厂,实体产业玩的全是贴牌生产,反正国内有的是人,人力也便宜,又不缺订单,几乎是躺着赚钱,就没几个有品牌意识。
就算偶尔有几个萌生了相关想法,也会被巨大的投入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而吓退。反正已经能赚钱,何必干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实体产业都是如此,更别说相对国外发展更加滞后的影视产业了。
能在30多岁做到上影的中层,李翔绝对是聪明人,之前不懂只是没有相关意识。现在林凡一点拨,他立马就清楚了其中的关节。
都不用林凡深入解释,他就清楚了对方的想法。
“林导,你的意思我明白。迪士尼我知道,但这正午阳光是什么?业内有这家公司吗?”
林凡一个激灵,因为醉酒有点昏沉的脑子被吓醒大半,他这才意识到,刚刚嘴瓢,说多了。现在侯洪亮现在还在山东卫视打工,哪来的正午阳光。
“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先去联系。”
说着,林凡起身,抬起手腕,指了指自己的表盘道:“我得赶飞机了,再不去,就得留在京城过年了。
你赶紧联系,完事儿了早点回去。有消息,随时通知。”
李翔家在河北,回家比林凡方便,坐个3小时车就行,不过被林凡这么一提醒,想到家里还等着他回去的家人,也就顾不上想什么正午阳光。
“行。林导,那提前祝你新年快乐了。”
“嗯嗯,新年快乐。”
回应了一句,林凡挥了挥手,便快步离开,边走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