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9章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去探访特战师这趟航程虽远,但在途中却也有不少值得造访的地点。首先便是位于马六甲海峡内,在星岛以西五百里处的杜迈油田。

    对于油田这玩意儿,董尚义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距离福建仅三百多里的台湾岛上,便是海汉的第一口石油油井所在地,迄今仍在开采中的出磺坑油田。

    石油作为极为重要的工业资源,执委会一向极为重视,在出磺坑油田投入了大量资源,兴建了配套的石化产业,当地也由此成为了台湾岛上最重要的工业中心。

    而陌生是因为石油的开采、提炼和使用,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完全属于超越时代的先进科技,董尚义也不例外。而且由于台湾与福建之间的特殊关系,他也基本没有去到油田现场参观的机会,只能通过一些情报渠道了解到有限的信息。

    不过对于石化产业的产品,董尚义倒是有一些使用经验。他最喜欢的防风油灯,以及随身携带的打火机,所添加的燃料煤油,据说便是来自于石油的提取物。

    据说由石油提炼出的燃料,可以用于一种比蒸汽机更加先进的机械设备,制造出更为强劲的动力,能让人拥有上天入地的神通,董尚义认为这大概便是执委会特别重视石油开采的原因之一。

    台湾出磺坑油田是董尚义去不了的地方,但星岛下辖的杜迈油田却对他敞开大门,董尚义自然不会放过这难得的机会。

    多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说不定今后福建辖区内也找到了石油,便可自行组织开采加工了。

    但当他登岸之后,亲眼看到杜迈油田的生产现场,才知道自己的想法何等幼稚。

    放眼望去,这里高大的井架,体积硕大的储油罐,蜿蜒其间的各种管道,全是金属制成,绵延方圆数里。

    光是这些生产设备,只怕就消耗了不下千百万斤精钢,根本不是福建能够独力承担的程度。

    陪同参观的官员无不自豪地向董尚义介绍,自1649年油田投产以来,这里已经为海汉生产出了大量的石油制品,并且取得了极为丰厚的经济收益。

    随着海汉工业对石化用品的需求增加,这里的生产规模还将继续加大,预计未来的数十年里,杜迈油田都将处于一个不断建设扩充产能的状态。

    董尚义问道:“这里的产出,应该也是得用船运出去吧?”

    陪同官员点点头道:“整个星岛大区,就只有我们这里拥有一支独立的货运船队,专门负责向三亚等地运送石油制品。”

    官员随即解释,运送其它物资,普通的货船一般都能承运,但石油制品是个例外,各类燃油需要储放在金属制成的罐体中运输,这就必须由特殊结构的运油船承运。所以杜迈油田除了维持生产设施的运转之外,还养活着一支专属的运输船队。

    董尚义询问此事的本意,是想看看有没有机会让福建船行承接这里的货运业务,但从对方的回答来看,这显然不太现实,福建的货船也不具备运送石化制品所要求的特殊条件,也只能默默地打消了这个念头。

    董尚义随即转移话题,好奇地打听杜迈油田的生产效率相比巴淡岛、邦加岛等地的矿场如何。

    官员不以为然道:“那些需要大量矿工日夜开挖的矿场,如何能与我们这里相提并论?你看我们这里,所用的皆为机械设备,人力需求只有矿场的几十分之一,一样可以做到日夜不停产出。”

    董尚义心道,但那矿场有铁锹锄头竹筐就可以安排干活了,你这油田却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才能有产出,这可是比不了那些矿场。

    董尚义在杜迈逗留了两天,临走之时,他还特地采购了几百斤煤油带走,也算是买点土特产作为纪念。这里的产地价要比几千里外的福建便宜了足足一半,里外里也能省下不少钱了。

    与杜迈隔着马六甲海峡的对面,就是葡萄牙所辖的马六甲城了。董尚义在出发前计划行程的时候,就已经将马六甲城列为目的地之一了。

    他很想亲眼见证一下,葡萄牙在东南亚地区经营时间最长,建设规模最大的殖民地,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水平。

    不过实地探访的结果却是令他有些失望,马六甲城除了城防工程还算过得去,其他的基建设施都远不及海汉的港口城市。

    特别是作为城市门面的港口,可谓是又脏又乱,码头上到处都是乱串的老鼠和醉汉,港口设施也极为原始,与先前在星岛所见到的港口运营状态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也难怪海汉建起星岛港短短二十多年,便已经基本取代了马六甲城的贸易地位。

    而且董尚义注意到,这里的葡萄牙商行并没有太多商品可以提供,做的买卖大部分是转口贸易,即充当东西方贸易的中间商。

    货架上的商品,要嘛是来自欧洲和中东地区,要嘛是来自东亚大陆,仅有大约两成是来自本地所产,而其中大部分又是以各种香料为主。

    董尚义知道星岛和吕宋两地都在大面积种植各种香料,无论产能还是成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