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慈母手中线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
知道,然后呢?难不成还能不念了放他走。
“那我们今日就学一样,学完了我保证不仅直接放你去摸鱼,还奖励你一朵小红花,怎么样?”应随星用极其和善的语气同杨浩商量,杨浩则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
能走是赚了,不让走也不算亏。
于是应随星在杨浩旁边坐下,拿出熟宣,一个字一个字地教起了《游子吟》。
诗并不长,满打满算三十个字,里面的生字也不多,在杨浩看来,学会这首诗不是难事。
而且应随星跟她爹不一样,她会掰开了揉碎了把诗的意思、诗人的想法统统告诉自己。应秀才教他千字文的时候,每每让他一遍一遍摇头晃脑地念,念得头都晕了,那些字还是和刚见面一样陌生。
直到他爹去世,娘再也出不起束脩,《千字文》他也就记住了前十二个字。
讲完了,应随星兀自坐回讲案后面,让杨浩背完了到前面找她检查,检查过关就能想去哪去哪。
不过午时,杨浩便跑上前,把字纸往她面前一拍:“我背会了!”
令应随星惊喜的是,杨浩很聪明,岂止是背会,简直倒背如流。
她果断地从袖中拿出一朵自己剪的小红花,沾沾砚台旁的清水,啪叽一下贴在了杨浩额头正中:“真棒,真聪明!这朵小红花奖励给你,回家了给你娘背一遍,明日来了我再奖励你一朵。”
杨浩觉得额头痒痒的,心里也是。
不知该怎样描述这种感觉,他只好用小手抓了抓胸口的衣襟。
“不要 发呆啦,不是还有人等着你去玩儿吗?去吧。”应随星笑着轻推杨浩。
杨浩走到门口,莫名不舍地回头:“我真的可以走了吗?”
“可以。”
“你明天真的还会给我小红花吗?”
“那得问问你娘,你回去乖不乖。”
小瘦猴用力地点了点头,一溜烟跑走了。
哪个小孩能拒绝小红花呢?应随星想起自己小的时候,雷打不动地去幼儿园当全勤宝宝,把手举得高高的赚小组积分,晚饭时间啃面包片背知识点,全都是为了“小红花”。
回看杨柏,四书文章已经作出一篇,想来是有一定功底的,应随星站在他背后“监考”,无声地叹了一口气。
他虽有作文章的能力,有几分灵气,但未免太不得章法。
如今的科场文章,哪里有随意挥成的余地?这显然是应至舒根本没有教过的缘故,他对这些学生,似乎没有中第的要求。
“你安心答卷,我去帮你把中饭带过来。”
“多谢应妹妹。”杨柏从试题中抬首,蓦然想起她教导杨浩的模样,改了口,“多谢夫子。”
应随星抱着杨柏的答卷同他一起离开学堂。一日的时间,杨柏的两篇文章倒是写成了,试帖诗终究做不出来,应随星表示体谅,允许他回家再思忖一番,明日交上。
恰逢晚饭时分,关系好的街坊邻居都端着饭碗站在路口,谈天说地,八卦古今。
“小阿星,我可听说了,你了不得呢!”一个面容和善的伯伯叫住了她。
另一个婶婶放下筷子:“可不是,他秋姨家的小儿子,教随星一指点,立马就会背诗了。”
旁边没听说此事的一户人家夫妇两个都凑了过来:“张婶,你说的是小浩?”
“诶呀,就是小浩!你们还没听说哪?”张婶彻底没了吃饭的心思,绘声绘色地讲起来,“今天后晌,我想去找他秋姨要几个花样子,给我那刚出生的侄子绣个肚兜,你们猜怎么着?秋姨正在那抹眼泪呢!
“我一问,原来是小浩中午从学堂回家,他娘以为他逃学,放下针线就要打,结果小浩文绉绉地背了一段什么娘缝衣裳、儿报不完生恩养恩的诗,给他娘感动坏了。”
“小浩从前不好学咱们都是看在眼里的,就这一早上开了窍,你说奇不奇?”
夫妇俩点头称是,应随星在一旁赔笑,面上有些发热,她是取了个巧先教了一首简明的孝子诗,但这反响也太热烈了。
应随星稳了稳神:“那张婶把孩子也送来开开窍?您儿子本来就聪明,不读书多可惜呀!”
一霎时的沉默使她脸上更热了。
“阿星,你别多想,我们也是想再看看,你继续教小浩吧。”伯伯打了个圆场,尴尬的气氛驱也驱不散。
张婶都听说了,杨二姨家自然更早就被秋姨拉着讲过此事。
杨二姨以震惊为主,辅之以笑呵呵地谦虚:“阿星运气好罢了,关键是小浩自己争气。”
姨丈不说话,蹲在门槛上静静地听两人寒暄,末了冷不丁地冒出一句:“我看她到最后还是办不成。”
早上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