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赵构的女儿长大了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稳定人心。

    同时,在这个时代,征服者将战败者的女性亲属纳入后宫,几乎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矩。

    古往今来,权力更迭之际,类似的安排屡见不鲜,非独今日。

    回溯至唐朝初期,那场震惊朝野的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不仅稳固了皇位,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处理了兄弟遗孀——他将她们纳入后宫。

    此举背后,是多重因素的交织。

    首先,是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

    自北朝以来,战胜者收纳战败者家族女眷入后宫,已成惯例,这一习俗跨越了隋朝,直至唐朝仍被沿袭。李世民此举,既是对传统的尊重,也是对时代背景的顺应。

    李世民之后,李治娶了武则天,李隆基娶了儿媳杨贵妃,唐顺宗李诵娶了爷爷的才人。

    除此之外,在唐朝,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不只唐朝,宋朝也是一样的。

    赵匡胤打败后蜀,收花蕊夫人入自己后宫。

    宋灭南唐,赵光义幸小周后。

    由此可见,这种事在朝代更迭的时候,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江鸿飞这么干,也有例可援。

    再者,此举蕴含着深刻的政治智慧。

    李世民深知,新朝初立,人心浮动,尤其是那些拥有深厚背景的贵族家庭,他们的态度直接关系到朝局的稳定。通过接纳这些贵族之女,李世民不仅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他并非嗜杀之人,反而愿意重用旧贵族,给予他们应有的地位和尊重。

    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安抚,更是对整个社会情绪的调节,有效减少了因政变而可能引发的社会动荡。

    以李元吉的王妃杨氏为例,她出身显赫,是隋朝宗室之后,更与唐朝高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李世民接纳杨氏,无疑是对关中集团的一次重要示好,巩固了李唐王朝在长安的根基。这样的安排,既是对杨氏家族的安抚,也是对其他贵族势力的一种暗示:只要他们效忠于新朝,就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世民与杨氏之间甚至产生了深厚的情感纽带,他们共同孕育了子嗣,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关系。李世民甚至一度有意立杨氏为后,虽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但这一提议本身已足以说明他对杨氏的重视和信任。

    综观历史,江鸿飞的选择与李世民之举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在尊重传统与顺应时代的同时,巧妙地运用了政治智慧来稳定人心、巩固统治。

    所以,江鸿飞的做法,不仅是对历史的借鉴,更是对现实的一种深刻理解和把握。他明白,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中,只有灵活应对、善于变通,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此外,江鸿飞在处理这些女子时,虽然带有一定的自私与残忍成分,但他也给予了她们相对体面的生活待遇,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表现出了对她们的尊重与关爱。

    这不比金人将她们当成人尽可夫的妓女、或者交易牛马的筹码强多了?

    关键,江鸿飞是汉人,她们落到江鸿飞手上,属于肉烂在锅里。

    值得一提的是,武则天的母亲也姓杨,也是杨雄的侄女,跟李元吉的王妃杨氏是表姐妹。

    这样的家族脉络,无疑为武则天日后的宫廷之路铺设了错综复杂的基石。她步入李世民的后宫,也是得益于此。

    韦贤妃走的就是这条路。

    韦贤妃入宫时已近三十多岁了,虽凭借不凡的容颜与不懈的保养,力求在后宫中站稳脚跟,但终究难敌岁月的侵蚀。

    尤为关键的是,自赵构被俘,江鸿飞对韦贤妃的宠爱日渐式微,这无疑是对她的一次重大打击。

    为挽回恩宠,韦贤妃不得不另辟蹊径,她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家族,尤其是那些年轻貌美的侄女们。

    她先是安排了两个兄长韦宗颜与韦宗闵的三位女儿入宫,企图以此重燃江鸿飞的热情。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韦宗颜的小女儿韦瑄,她不仅姿色出众,更因身材高大,从而赢得了江鸿飞的青睐,甚至为其诞下子嗣。

    韦贤妃借此机会,在后宫中重新赢得了一席之地。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江鸿飞对韦氏三女的兴趣渐减,韦贤妃再次陷入了失宠的危机。

    面对这一困境,韦贤妃并未放弃,她再次展现出非凡的智慧与决心。她不惜将弟弟韦渊的双胞胎女儿也送入宫中,试图以此维系自己在后宫的地位。

    然而,这一次的尝试并未如她所愿,江鸿飞虽偶有光顾,但终究未能长久。

    时光荏苒,江鸿飞忙于政务,几乎忘却了后宫中的这位旧人。

    直到他再次擒获完颜宗贤,才忆起召见韦贤妃及其一行人。令他惊讶的是,多年未见的韦贤妃非但未见衰老,反而更显年轻,仿佛岁月对她格外宽容。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韦贤妃此次并非孤身前来,她还带来了赵构的侧室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