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东北抗金联军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

    在浩瀚的华夏北疆,蜿蜒着一条举世闻名的巨川——黑龙江,其名字背后蕴藏着一段古老而神秘的传说。

    相传,远古时期,此江并非以黑为名,而是白龙江,因江底栖息着一条性情暴烈的白龙而得名。

    然而,岁月流转,白龙江为何蜕变为黑龙江,这话说起来就长了……感兴趣的自己去搜“秃尾巴老李”或者“黑龙江名字的由来”。

    撇开传奇色彩不谈,黑龙江之所以得名,实则源于其水质独特。

    这里的水域富含腐殖质,水流在漫长的旅途中,不断冲刷着两岸肥沃的黑土,使得这些深色土壤逐渐融入江水,沉积于河底,从而使得黑龙江在清澈之处呈现出深邃的黑色。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黑龙江还拥有黑水、弱水、乌桓河等诸多雅称,但最为人所熟知的,还是“黑龙江”这一名字。它最初由辽人赋予,满语中称之为“萨哈连乌拉”,寓意着“黑色的水”;蒙古语则唤作“哈拉穆连”,俄文则译为“阿穆尔”或“阿母”,这些名称跨越国界,成为了黑龙江在世界舞台上的通用标识。

    黑龙江这条波澜壮阔的河流,不仅见证了岁月的沧桑,更是东北大地自然与人文的缩影。其流域宽广,江面宽阔,水深莫测,自漠河以下,直至兴凯湖边的乌苏里江段,均能通航大型船只。江上岛屿星罗棋布,其中珍宝岛、大黑河岛、黑瞎子岛等更是闻名遐迩。

    丰富的水产资源让黑龙江流域成为了渔猎民族的天然乐园,而在这片土地上,女真族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

    隋唐至唐末时期,他们被称为黑水靺鞨,这里的“黑水”正是对黑龙江的另一种称呼。

    追溯更远,女真人的祖先或许可以追溯到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镜泊湖畔的莺歌岭上的肃慎人,那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

    可以说,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女真人的摇篮,是他们繁衍生息、创造文明的地方。

    为了方便管理和描述,人们习惯上将黑龙江划分为上、中、下游三段。

    上游始于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的交汇处,一路向北流淌,直至结雅河口(今俄罗斯海兰泡附近),全长约八百里;

    中游则从结雅河口延伸至哈巴罗夫斯克,长度亦相当;

    下游自哈巴罗夫斯克始,直至河口,三者长度大致相当。

    黑龙江不仅滋养了这片土地,在上一世也孕育了黑龙江省这一中国最北端的省份。

    此时。

    黑龙江下游的大秃顶子地区,正上演着一场不同寻常的会面。

    耶律余睹与萧五六各自率领着百余名勇士,穿越了茫茫雪原,来到了一个隐秘的营地。

    经过通报,他们被引领至一处依山而建的窑洞之中。

    在这里,他们见到了两位正在地图上精心筹划的将领——李彦仙和他的搭档姚友仲,后者是东北宣抚司下属抗金联军的都监。

    耶律余睹与萧五六对李彦仙及其麾下的抗金联军将士充满了敬意。

    尽管这些来自大元的战士们对黑龙江流域的严寒气候并不比他们这些契丹人更为适应,但他们却凭借着惊人的纪律性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与契丹人并肩作战,屡败金军,最终在女真人的故土上站稳了脚跟。

    更令他们钦佩的是,这些抗金联军的战士们不仅英勇善战,而且战术高超。

    李彦仙将围点打援、重兵合围、穿插迂回、三三制、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伏击战等多种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让金军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耶律余睹与萧五六不禁感叹,大元帝国之所以将李彦仙派遣到东北前线,不仅是因为他拥有丰富的敌后作战经验,更因为他是一位卓越的指挥官。他精通大元军的各种战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相比之下,他们在指挥作战方面自愧不如。

    而姚友仲老将则以其沉稳老练、政治工作能力强而著称,他总能在关键时刻为李彦仙提供有力的支持。

    两人搭档默契,几乎无懈可击。

    当耶律余睹与萧五六得知李彦仙和姚友仲原本是赵宋王朝的将领时,他们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解。拥有如此出色的将领,赵宋王朝为何还会走向覆灭?

    同时,他们也为抗金联军的数量不足、武器匮乏以及天时地利的不利条件而感到遗憾。否则的话,在李彦仙和姚友仲的率领下,他们完全有可能消灭完颜昌的数十万金军。

    不过话又说回来,完颜昌也非等闲之辈。

    他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深知与抗金联军硬碰硬的后果。

    在连续受挫之后,他改变了战术策略,利用兵力优势和对天气地形的熟悉程度切断了抗金联军与后方的联系,使得大元帝国无法再为联军提供必要的支援。同时他开始以大军团作战的方式压缩联军的战略空间企图将其困死在这片寒冷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