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八年后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隆庆帝二十七年,冬。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阻塞了京城通往西山的道路,眼见着天上的雪越下越大,旅客行人纷纷找地方安置,否则气温这么冷,在荒郊野外过上一宿可不是要把人冻没了。
一个身披黑色大氅的青年公子,翻身下马顶着风雪走进一间路边的茶肆内。
托了今日天气的福,茶肆内生意极好,烧茶的老汉忙前忙后,笑眯眯的跟客人打招呼。瞧见年轻人,他急忙上前笑道“周公子,好久不见您了。这么大的雪,公子还要往京城而来,真是辛苦。“
青年笑着接过他递来的茶水,放到手里捂着“家里的父亲不放心京城的铺子,见天气不好就赶快催我来看看。“
老汉叹息一声,他知道这位周公子家里还有个庶出的弟弟,真是个糊涂的爹。
门帘再次被人掀起,灌进来数道风雪,六子赶快进来把帘子掖好,走到主子身边笑着跟老汉打了声招呼。
“少爷,外面的雪估计一时半会儿停不了了,等会儿再走吧。“说罢掏出一锭碎银交给老人,让他上壶滚烫的茶水暖暖身子。
傍晚,外面的路上已经覆盖了一层没过脚踝的积雪,雪小了风却更大了。
有经验的行旅之人已经收整好行囊准备再次出发。
周伯礼看了看天色,估摸着等会儿还有一场大雪,此处距离清心观骑马只用一个时辰。
于是起身同老汉告别,带着六子继续赶路。
清心观后山有一座四四方方的宅院,宅院上挂着隆庆帝亲自写的牌匾——静安,是圣上皇太后亲封的宁安郡主的道场。
此时已近深夜,空中再次飘起了铜钱大小的雪花,四周只有山风呼啸而过的声音。
正房东侧的窗户漏出几线烛光,一道身影映在了窗户上。
忽然院内传来重物落地的声音,屋内之人起身不急不缓的靠近窗边,“吱呀“一声,一只纤长白皙的手将窗户掀了起来,露出一位姿容冶丽,五官明艳,却一身素衣作道士打扮的少女,她探半个身子,清亮若星辰的眸子看向院内。
只见院中立着一高一矮两道人影,高的身披黑色大氅,剑眉星目,正是傍晚时出现在山下茶馆中的主仆。
听见动静的采荷从屋内匆匆走出来,对着主仆二人行了一礼。“周公子好,厨下热汤热饭已经备好,可要现在送过去?”
陆芸闻言笑呵呵地“采荷,别忘记收银子,记住了一晚每人二两银子。“说罢赶快将窗户放下,今年的冬天真的太冷,这么冷的天她还以为这两人不会来了。
六子忙从怀里掏出二十两银票塞给采荷,他已经习惯了,这是此间主人订下的老规矩——翻墙进入者,每日罚款二两,呃,他家主子每次都挨罚。
周伯礼十分好脾气“烦请采荷姑娘为我送到东厢房来。”
采荷接过银子,笑眯眯的去了。
陆芸坐在窗前看书,当年因为清虚老头的几句话,太后娘娘选她作为大收的道家替身,去清心观出家祈福。作为交换的条件将她封为宁安郡主,赐号润慧真人,赏黄金千两绸缎百匹,并在西山的南麓划了一个五百亩的温泉庄子以作供养。
银子陆芸都让太监送回侯府了,自己只留下一个庄子。
一时间众人的注意力纷纷集中到她的身上,几乎没有人意识到皇宫悄无声息的少了一位公主。
第二年,太后娘娘驾崩,桂芝嬷嬷带着老主子的临终遗言,来到清心观继续伺候昔日的元福公主,如今的庶民覃元福。
在清心观的前四年,陆芸一边跟在老头子后面学习各种道家的功法、典籍。一边陪着大收,让她接受了凡大和尚和老头子的轮番诊治,遗憾的除了让她说话比之前流畅了些,其他方面几乎没有改变。
第五年,老头子欣慰的告诉她他已经把能教的都教完了,叮嘱她每日勤加练习后,拍拍屁股就去云游四海,一走就是三年。
年仅九岁的陆芸就成了清心观的名誉观主,期间无论大事小事还是上级领导视察,那群人就都来找她。
凭着前世在国企干行政的经验,在陆芸办了几场十分漂亮的接待活动后,观内有人欺她年纪小,开始暗中做手脚。陆芸二话不说,揪出领头人,当着众人的面一拳将他打飞三米远,撂下一句“道家讲究的是顺从本心,我打了就打了,要给你什么说法。”从此观内一片祥和。
耳根子清净了,陆芸终于能够彻底腾开手专心做自己的事。
当初离宫,太后娘娘只让她带了两个宫女出宫,自己手里虽然有钱但是无人可用。
陆芸只能私下里求助于小舅舅,前前后后请他采买了二十几位奴仆,淘汰了八个,还剩下十六个。
陆芸将这十六个全部交由桂芝嬷嬷管理,又听从她的建议买了二十个五至六岁的男童,厚着脸请来清平寺的武僧教武术。
按照覃朝的律法,郡主可以拥有的私兵不得超过二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