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真相亦假 第(2/4)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了自己的信念。

    他唯有庆幸,并不后悔。

    -

    下一程的路途很长,两个月时间,二人从淮南向西南方向至襄阳,又从十堰走到了神农架,一路走走停停,抓了若干阴魂,收了三五小妖。

    再走半个月,就可以到达此行目的地——大巴山系中的阴冥川。

    阴冥川在巴蜀之地,是一条贯穿秦巴山脉的地下暗河。在万年以前,阴冥川还在地面之上,那时它叫赤水。

    当然,那并不是如今人们所知的赤水。

    “阴冥司,在阴冥川?”聂明月问。

    “不,和你的明堂一样,阴冥司只是一个名字,我在哪里,阴冥司就在哪里。我的灵台就是冥池。”阴冥司大人五百年一次的交接,其实就是将灵台冥池转交的过程。

    “你的师父,去了哪里?”聂明月想起那位将她从终极愤怒中拉回现实的老人。

    “不知,每一位掌管阴冥司的人,均应天命而生,最终归属,也随天命而去。”

    -

    关临渊和聂明月同样来历成谜,但因有对天命的信仰,虽理解聂明月的执着,却没有她的疑惑和迷茫。

    他在陵光城中听滕玉说到了计岐,计岐的出身来历均有可循。加之胜邪剑灵中看到的画面,关临渊暗自判断,自己在千年前是确切存在着的,这件事,却不能跟聂明月提了。

    他们之间,有着不止千年的宿命纠缠,他日后再去追溯。

    关临渊十六年前第一次现身人间,是从阴冥川的地下河道中走出来的。所以他将阴冥川当作故乡。

    关临渊也想带聂明月去他的故乡看一看,像两人就此能达成某种仪式一样。

    互相认定了对方。

    -

    行至神农架附近的村庄时,已是盛夏。青山连绵不断,茂盛的植物在山中潮气的润泽下,透着深深浅浅的绿。

    此时战争形势愈烈,他们沿路遇到过很多队伍,当地百姓以报国的赤诚之心,为战场送上粮食与物资,神农架已成了军队的大后方。

    当晚,关临渊和聂明月投宿在村外的山神庙中。他们身份特殊,不愿意打扰村民,打算在庙里将就一晚。

    尽管是将就,关临渊还是从农家买来了食材,借了一口铁锅。聂明月拾了干树枝,在前人留下来的石灶里点起柴火。

    在洗干净的瓦片上,切得薄薄的腊肉卷着金黄的边,“滋滋”冒油。锅内炖着竹笋鸡,“咕嘟咕嘟”作响……不大的殿内很快充满了诱人的香气。

    “我俩好像还没有一起吃过饭。”二人本不需要饮食,但口腹之欲万灵皆有,关临渊此番操作正合她意。

    聂明月就着醇香清新的鸡汤,吃着咸香肉片,连日赶路的风尘仆仆被一扫而尽。

    此时已是深夜,村里家家户户早已熄灯入睡。山间的夜晚十分清凉,她心中惬意,站起来走到了殿外吹起了夜风。

    寂静之中,突然传来一声微不可察的清脆铃音。

    -

    关临渊警惕地走到她身边,两人一起看过去,村外的小路上,有一人从暗处走来。

    那是一个穿着土布短衣的瘦小男人,手里持着铜铃,横背着一个长形木箱。

    他看到山神庙外站着的两人,表情一愣,又随即笑着说:“你们先到,我走了。”

    他转身离开之际,聂明月在他背着的箱子顶上看到一个隐隐的白色大字,“奠”。

    聂明月偷偷亮起赤瞳,五道墨线弹痕布于字下,组成了一个五星模样,看起来像是咒语,又像是个法阵。

    “背尸人。”关临渊说。这里是湘鄂川三省交界地,战乱中很多人死在了异乡,便有背尸人接受托付,带死者回到故土安葬。

    “他手中的铃铛,又称唤魂铃,在每经过一个路口的时候,需要摇一下铃,给死者亡魂指路,示意跟上。”

    关临渊没有发现墨线弹痕,聂明月暗自猜测,那大概是背尸人特有的标记吧。

    -

    背尸人一次只能背一具尸体,又极难保存,哪怕最薄的棺木也颇有分量。此行翻山越岭,路途遥远,是一个极苦的差事。

    男人看着精瘦矮小,却做起了背尸人,想必是有凄苦来历了。

    “等一下。”聂明月突然出声,那人刚走出两步,身形一顿,缓缓转过身来。

    “我们走,你来。”聂明月道,他们本就不需要充足睡眠,只是路过此地刚好歇脚。眼下休整完毕,就将山神庙让给背尸人吧。

    关临渊与她心意相通,回去取了应龙伞,对男人说:“锅里还有汤,你若不嫌弃的话,就送给你了。”

    “多谢两位!”男人见两人气度不凡,接受了他们的好意,便不再客套,进入殿内后,小心将棺椁置于山神像下。

    乱世之中,每一个努力讨生活的人,值得一碗热汤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