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第42章 第(2/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皆问过了。其中大多医士都说看不到病人,不能妄下定论。几人见她只拿了记下的病症,直接赶她走,让别耽误其他人看病。只有两人开了方子。

    言心莹看着手中那两张截然不同的方子,陷入沉思。她忽然觉得那些说见不到病人,不能妄下定论的医士或许才是负责的。

    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他们都带去王家。可是两地相距恐有两千余里,纵是日夜不休地赶路也要十余日方到。来回更是将近一月。纵是不惜银钱,医士也不可能都不医别人了,都愿意同她远走。万一最后这些人还是都不能治,又白白费了许多时日。言心若还能不能等得起?

    要请还是直接请太医为好。言心莹觉得能为皇帝诊治的,该是全天下最好的医士。若太医都治不了,她便再想不出还有谁能治了。

    前几日因为婚嫁的事,与言公彦闹了一场。言心莹不大想去见他,可她无官身,见不到圣上,又何谈求医?

    她不得不去,可说明来意后,言公彦却道:“你当太医署是你家的?圣上日理万机,竟用此等小事去为难圣上,岂是臣子本分?”

    言心莹不明白,为何近几日                                                言公彦说的话没一句她爱听的。

    她不悦:“阿姐病重,这是小事?”

    言公彦道:“或许对于我言家是大事,可于圣上而言便是小事。”

    “阿爹不求便罢,我去求外祖父!”言心莹转身。

    “你外祖父同我一样,皆是臣,你以为有什么分别?况且,圣上因赵国公谋反之事,对燕国公多有忌惮。太医供职宫廷,你要燕国公请太医,便是求恩典,也可以说是求殊遇、特权。你觉着圣上会如何想?你莫害了你外祖父。”

    言心莹停了步子,听他说完,又继续朝外去。

    既然求请太医会让她外祖父更受忌惮,那就不请太医,只寻太医开个方子。

    太医虽不为平民看诊,可他们是住在宫外的,也有相交的朋友。她记得邱平就有熟识的太医。想来若是朋友托付,太医也可以为宫廷之外的人诊治。可以请邱平写信,请那位熟识的太医为言心若开个药方。

    她便去了燕国公府,请邱平写了封信。

    拿着信将出坊门的时候,言心莹忽然回头。

    燕国公府与赵国公府仅一街之隔。街右是燕国公府,她看着街左方向。

    其实她常常随邱淑来崇仁坊,可每一回邱淑只说是去见她外祖父,车也由车夫驾到府门前。是以她一直不知她外祖父住在何坊。

    直到她第一回来崇仁坊寻傅徽之时,才发觉此处十分熟悉。向右一瞥,果然看见了燕国公府。那时方知自己早来过崇仁坊多回了。

    过去半年中,她多次立于此处,望着赵国公府。那时大多是因为要等候傅徽之出门,心中是盼望的、欣喜的。而如今回望,心中却是苦的、酸的。明明分别不过月余,竟恍如隔世。

    不知是什么驱使着她往赵国公府门走。

    别处的雪都化得差不多了。唯有赵国公府门前的雪仍厚。想是太多时日无人扫雪。雪积得厚了,自然化得慢了。

    大门贴着封条,想来尚未有新人入住。言心莹想起传闻,查获赵国公通敌书信一封并反诗一首。自古诗人总喜欢在墙壁题诗,若有反诗,不论是真还是陷害,会不会也在墙壁上呢?

    她便绕到赵国公府后门,命两名防阁看着点行人,自己欲翻墙入府。只是她未曾学过武,要自己翻墙还是比较困难。她便请一名防阁蹲下,她踩着他的肩,攀上围墙,最后踩着事先翻过墙接应她的另一名防阁的肩,再落地。

    她自后往前,再自前向后,将大大小小的屋子都看了个遍,却没见一个字。连池边石上或是地砖有无写字、刻字,都仔仔细细瞧过。

    或是反诗早被销毁了。可言心莹也未看见被拆去的墙壁,或缺失的地砖。除非真是在某块石头上刻的反诗。那至少石头不大或虽大却不在显眼的位置。否则,何处本应有块大石,后被搬走,不会不留一点痕迹,她不会看不出。又或许墙拆过,又被重新砌起。或是换过新砖、新石。若真有人如此有心,她看不出也不冤了。

    反诗大概还是写在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