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出一趟远门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当”,自然就是子建真情实感的流露了。

    至于那司马攸,终其一生,也是活在兄长司马炎的光环之下!至此,大致上可以肯定,多年以后,宁王子吟咏起这《洛神赋》,想得更多的,应该就是为其先祖司马攸鸣不平……

    “宁王子,”赵昭婷这样说道,“刚才,民女出言无状,你,你也不要往心里去。其实,对于这《洛神赋》,民女也甚是喜欢,时常诵读的……”

    “赵姑娘,”司马宁接过话,“本王,本王如何敢怪罪于你呢?”

    到了这一刻,双方原本的一点误解与误会,烟消云散了。

    再过了一阵子,赵昭婷发现,尽管已经是冰释前嫌了,宁王子依然是静静地盯着那河水,那目不转睛的样子,给人的感觉就是,那水流之中,似乎蕴藏着某种至关重要的奥秘或诀窍,再也不能轻易错过了。

    赵昭婷心里一动:这位宁王子,他的心思,倒有点像这浩浩汤汤的河水,高深莫测啊!如果他真的不是那种小心眼的人,此前的那点小小的误会,既然早已风平浪静了,到了这一刻,他为何还要如此神情凝重的注视着这奔流不息的河水呢?

    此前,我所想到的是,他想着为其先祖鸣不平。其实,依然是低估了他,依然没能洞悉他的内心世界。

    司马攸再怎么不得志,再怎么郁郁寡欢,都是以前的事情了。一百多年之前的洛水,早已淘尽了那一切。此时此刻,洛水奔流依旧,只是,现如今我们所能够看到的,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些水流、浪花和水珠。面对着此情此景,司马宁的心思,只怕也没那么简单吧?

    “逝者如斯夫”?这样的感慨,在孔夫子之后,不是一直也深入人心,众口相传吗?只是,后人再吟咏这一句“逝者如斯夫”之际,非要先找到当年孔夫子所面对的那条河流吗?

    由此看来,如果我把司马宁看得太简单,不仅是小觑于他,对自己而言,似乎也将会是某种自欺了!

    这位宁王子,确实是在感怀身世,然而,他想得更多的,其实就是他自己!对于这一点,我应该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感怀身世,在他自家的屋檐下,足以完成。

    为其先祖司马攸鸣不平,最近这几年,他都是这样想的。而这一切,应该与眼前的这洛水,没有必然的联系。

    他来到这洛水之畔,其实只是因为,他决定要走这一趟。

    甚至,也不妨这样想,最近这几年,这洛水之行,就像是他的影子。如果一直都没能成行,他是不会甘心的。

    最初,也只是一个模模糊糊的影子,在他的心头,晃来晃去的。直到有一天,他总算想清楚,自己之所以郁郁不得志,其实就是因为,缺少某种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信心。那么,那些勇气和信心,又从何而来呢?

    还有谁,能够赐予我力量呢?

    对此,他一直冥思苦想着。

    于是,最终有那么一个瞬间,他再次想到了自己的先祖司马攸!是啊,自己的这位先祖,离权势的顶峰,曾经是那么近,似乎是触手可及。然而,司马昭的一念之差,又使得这一切,瞬间化为乌有。不错,其后的岁月里,那个宝座,最终也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了。

    那么,这一切的背后,又是谁在操纵着呢?

    由此,司马宁想到了这样一条线索:到先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去,看看能不能有所发现?也就是说,从此以后,他就把希望寄托于此次北行了!或者说,他是这样想的,以后想要有所作为,就要从此次北行开始。

    在我心里,这位宁王子,确实有着优柔寡断的一面。此刻想来,唯有北行这样一件事情,他还是极为用心,始终不渝的。

    先是在相府一带转悠,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当我进入他的视线之后,他又在想着,如何能够说服我,与他一同前往?

    如果说,上面的两种情形,还有点猜测的成分,那么,最近这几天他的表现,就足以证实以上的那些猜测。

    是啊,踏上故都的土地之后,他就马不停蹄,迫不及待地找寻起和先祖有关的一切来。

    尽管,他所能见到的,只是那些残垣断壁,蒙着厚厚一层尘埃的宗庙牌位,残照之中的宫殿檐角……诚然,要说他真正找到了什么,颇为牵强。只是,对于他在这些事情上的付出,依然是不能否认的。

    就像我自己,尽管也在极力辨认着,当年遭受兵灾之时可能留下的某些痕迹。虽说最终也未能如愿,不过,我也在这样宽慰自己,我已经尽力了。至于找没找得到,那可不是我一个人就能决定的。

    是啊,如果这世上还真有“同病相怜”,那么,在寻找相关遗迹这件事情上,我的心思,与他的心事,应该有着某种想通之处吧?

    “赵姑娘,算了吧……”刚刚到达北岸不久,司马宁曾经这样说过。

    那一刻,我再怎么望穿双眼,眼前所能够看到的,依然只是一条空荡荡的小路!而与娘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