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相看两不厌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已经是几百之后唐人诗中的句子了!而东晋末年,未必就是这样吧?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不管美不美,能够置身其中,目睹耳闻一番,总还是不错的吧?更何况,东晋末年的朱雀桥、乌衣巷,未必就是现在这种样子吧?

    如此说来,如果时光真能够倒流,我倒是想着,逆流而上,回到东晋末年,再去看一下当年的朱雀桥、乌衣巷。是啊,沿着一座小桥,你就那样静静的走着,望着脚下的潺潺流水,说不定还真是心如止水了?

    再过了一段时间,朱雀桥的尽头处,乌衣巷也隐隐在望了吧?

    飞檐斗拱,古朴的青砖碧瓦,一眼之下,就给人以某种沉稳、厚实之感。或许,多少的沧桑变迁,也留于其上了。只是,一般的人,想象不了那么多。在他们的眼里,房子就是房子,只是某种用于栖身的建筑物。然而,我的脑子,可没那么简单,毕竟,既然这样的建筑物那么古朴,那么,此前也会有人居住过。既然也曾有人居住过,那么,让我到这儿来的这一刻,他们又到哪儿去了呢?

    岁月流逝,多少的沧桑变迁……

    这高山嘛,一般与流水相对应,于是呢,一些人也就渐渐地习惯于,把它隐喻成男性形象。如果真是这样,这敬亭山也就是某位少年郎的化身了?有朝一日,如果我真的登上了这座山,尽管高山无言,只是,我多半就会想起某个人来!在此情况之下,这个人应该就是……

    “呸!不害臊……”赵昭婷低声嘀咕着,那一张粉妆玉琢的脸儿,霎时就红到了耳根。

    你多半也会会心一笑:妙龄少女嘛,想起自己的如意郎君,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再过了一阵子,赵昭婷找出针线与绢帛,想以此来打发一下时光。

    这,这不是要刺绣吗?

    不错,你猜对了。

    这刺绣,源远流长,多年以来,一直都盛行于江南地区,是常见的女红之一。在那个年代,我们的女主要凭它消磨一下时光,也不足为奇。

    穿针之际,赵昭婷暗自思忖道:那句话说什么“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颇含几分调侃、揶揄的意味。其实呢,这刺绣嘛,应该是源于最初的缝缝补补。就是一般的须眉男子,只要足够细心,过了“穿针引线”这一关,为自己缝补一下衣衫,未必就是什么难于上青天的事情吧?

    当然,张飞张大将军脾气比较暴躁,穿起针来,自然就会吃力、笨拙一些。如果换作我那位胆大心细的“先祖”赵云赵子龙将军,就轻而易举了吧?同样的能征善战之辈,也会有所不同的。

    如今正值阴雨天,整天都是灰蒙蒙、暗沉沉的,上灯的时间,也就稍早了些。这一刻,其实也就是晚饭过后没多久,离什么“夜深人静”,还早得很。因此,来一下针线活,是不会影响休息的。

    再说,刚刚过去的这个大白天里,我也午休过了,如今,如果早早“躺尸”,多半也是睡不着的。这,这又何必呢?

    至于家境嘛,目前也还可以。也就是说,娘亲不至于要等我弄出几个刺绣成品,然后拿到集市上换钱,以此补贴家用。尽管是这样,这女红,也还是要略知一二的。要不然,以后真要到了急用之时,“亡羊补牢”就来不及了。平时有空的时候,有意识地练习一下,以备不时之需。人说“技多不压身”,其实蛮有道理的……

    穿针引线完毕之后,望着桌面上的白绢,赵昭婷一时皱起了眉头。

    是啊,该绣点什么呢?刺绣与打补丁,毕竟是有所不同的。打补丁只需要不透风,穿得出门即可。而这刺绣呢,则要求绣点图案什么的,既要美观大方,又要考虑一下生活格调、艺术品味,要不然的话,就只能深藏于闺中,拿不出手的。

    再凝眸片刻之后,赵昭婷的脸颊,一时有如关公!

    原来,那一瞬间,闪现在她心里的,是这样一个词语:

    鸳鸯!

    当然,就算是脸颊红于火,那也是无伤大雅的。毕竟,这儿只是她的闺房,没有外人,别人无从知晓。

    暗暗地吸了一口长气之后,赵昭婷这样宽慰自己:自从有刺绣以来,绣在那些面料上的,多半就是一些花鸟龙凤之类的,寄寓着某种吉祥如意的意思。既然是这样,我想起要绣一下“鸳鸯”,也在情理之中嘛……

    拿定主意之后,赵昭婷左手托着白绢,右手轻拈银针,开始行动了。

    纤纤素手,闪闪银针,就这样穿行于白绢上下。

    突然,“哟”的一声响起!

    伴随着这惊叫声,赵昭婷仔细一看,霎时就弄清楚了:由于自己不小心,银针自下而上穿过白绢之际,刺在了左手的第三个指节上。

    俗话说“十指连心”,那一声惊叫,确实是事出有因。

    放下银针,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