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大章)万亿经济脉络 第(1/6)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这两个站,修在一起,纯粹是为了方便别人转站。

    按道理来说,工业化刚开始的时代,是不会有市内铁路,也不会有同站换乘的,但是霍海又不是傻子,当然知道在一开始就把这个实现。

    现在是大汉工业不行,要不然霍海都不会把铁轨铺在路上。

    根据霍海的经验,其实是不能让车从地面走的,应该让人从地面走。

    前世得到的经验,发达国家一开始修路修的早,全都是人让车,很多繁华地带就喜欢修建人行天桥和下穿过街隧道。

    包括国内大城市的核心地带也多是这样设计的。

    但是随着城市化规模的扩大,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巨大国家城市化时,直接就把国外那些经验全部给推翻了。

    其实,人才应该在地面走,地面通行。

    巨大的道路为了不堵车,应该在过街时,在直行道上修建下穿隧道。

    铁路,应该全面架高架桥出入城。

    如果铁路从地面走,就会把地面交通分割成两段。

    明明只隔了一条街,不到百米,这个方向的百姓却再也不会往对面流通了。

    这样一来,经济活力直接就被切了。

    如果人能从下面走,铁路从天上走,那么铁路给这个区域进行经济商业和效率赋能的同时,地面人流量也不会被切割。

    这才是王道。

    但!

    大汉没钱。

    霍海也只能在很多大路口设计了过街的问题,把部分路段抬高,让下面能通路。

    绝大部分地方依旧是下穿人行道。

    但这已经够高级了。

    而整个铁路的设计,也并不是简单的拉网。

    目前北站一横一竖两条铁路并不是城际交通的最终模样。

    第二谷坑还预留着地铁的空间。

    除此之外,运河两岸现在还是巨大的采沙区。

    这河沙早晚是能取完的,到时候,采沙区会贯通又一条宽阔滨的河路出来。

    加上两横的城市铁路线,以及老城绕城的长安大街(一环)北段,以及形成两环公路两环铁路。

    这对于这个时代的长安来说,那已经是顶配了。

    这个设计,基本上已经能保证三辅之地总人口突破四百万以及内燃机汽车大流行之前,整个北城不会出现交通拥堵。

    在站台前,看完目前整个长安城北的交通规划,刘彻叉着腰若有所思。

    霍海也若有所思。

    最近一年刘彻老喜欢叉腰,频率越来越高,是不是该吃太好了肚子变大了?

    本来历史上刘彻活了七十岁的,别吃太好了搞的突发某些疾病……

    虽然理论上,全民肥胖会提高人均寿命,因为肥胖的人对于重大疾病的抵抗能力更强,有更厚的资本撑过重大疾病期。

    但是对于个人来说,肥胖后,大量疾病的发病率就会提升。

    刘彻叉腰看了半天才冒出来一句:“可惜了,铁路还是要影响商业啊。”

    众多大臣不理解,李蔡:“陛下何出此言?”

    刘彻指着铁路上:“你看,这条横向铁路,最终还是沿着运河修建的,而这边预留的铁路是留在了绿化带。这对于交通的影响还比较小。”

    “但你们看南北向的安神铁路,进入长安后。”

    刘彻指着图上面:“在安神铁路进来之前,整个新城有四十多个口子可以在城东城西之间互通,其中有五个大路口,十二个中等路口,二十三个小区路。”

    “但是铁路经过之后,只留下了三个大路口,七个中等路口,十五个小路路口,还有十五个下穿人行道。”

    “这样一来,南北本来能从1地表经过的人流量,至少要降低两成。”

    “如果长安城北人口膨胀到百万以上,那人流量只剩下一半。”

    李蔡擦汗:“百万人口?陛下您真敢想啊……”

    三辅之地以前也就几十万人口,现在也就百多万。

    长安城北新城一块地,就百万人口?

    那长安三辅之地合起来岂不是四到六百万人?

    那怎么可能?!(明面上,此时人口统计总数预计不到三千万)

    但刘彻知道,这一切一定会实现的。

    别人不知道的数据,他知道。

    刘彻知道,各地商业已经压制不住了,蠢蠢欲动。

    既然这么多人逐利的人性被挑动了出来,那就要意识到人性中最本质的一点,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当初,大家约定先入咸阳的是所有王的王,王中王。

    这个位置明明是留给项羽的,为什么高祖要拼了命进咸阳?

    现在也一样。

    有钱人真的成了洛阳富豪排行榜前百成了鲁国榜单前百,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