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风波定(十三)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明白,来的路上我也正在想此事。”沈书清答道。
沈书清追问道:“你是如何想的?”
李玚松了松肩,站起身来:“言正嵩既然已经伏法,那我便借机重提当年旧案,替苏家平冤。”
“那我呢?”沈书清问。
李玚转了转眼珠,笑着说:“到时候你想做苏筠就做苏筠,想做沈书清就做沈书清。”
“阿浔。”沈书清唤了一声李玚。
“怎么了?”李玚温柔地应道。
沈书清手撑着桌案一角,直身而起:“我并不想把你和傅深卷进来。”
“什么意思?”李玚有些惶恐。
沈书清拉着李玚坐回原位,自己则站着说:“若你突然提及陈年旧案,你会如何查?”
“自是让大理寺、刑部二司去查。”
沈书清噘着嘴摇了摇头:“毫无关系的两案突然被你呈之公堂,朝臣会怎么想?”
李玚哑言,其实他心里很清楚,可他还是愿意这么做。
哪怕赌上他帝王的公允。
“朝臣会觉得,你有失偏颇,甚至对台下之人有偏见,他们会戒备,会怀疑,会愚忠,甚至会觉得你的皇位像是儿戏,这并不是我们推翻此案的目的。”沈书清叹道。
李玚抬起杯盏,又放下。
“傅家是苏家的旧友,虽然当年表面无情地抄了苏家,可贸然提起此案,大理寺也脱不了干系。我不能拉着你们两个人的清誉,去替我平一桩冤案,这不值得。”
“阿晗。”李玚叫住了她。
“听我说完。”
沈书清目色坦然,如一汪清 澈的井水映入眼中。
“这桩案,必须要发生在我身上,只有我的身份被挑明,这个案子才能顺理成章地登上公堂,你们才有名正言顺的理由去查,去平。”
傅深惊诧,差点打翻了茶杯:“阿晗,你的意思,是要以身入局?”
“没错。”沈书清应答。
“不行。”李玚冷冷地说了句,驳斥道,“太危险了,阿晗,我不能让你涉险。”
沈书清走过去,蹲在他身前,抚平李玚皱起的眉:“阿浔,你不用替我承担。你已经为苏家做了很多很多,我不能再用你以后的路去拼杀。”
“而且这是先帝时期的案子,你贸然翻案,我不想让你担上不孝的骂名。”
“你很早就想好了是不是?从你想入官时,你就想好了,对不对?”李玚急切地问道,抓住沈书清的肩膀不住地颤抖。
沈书清默然地低下头,过了很久应道:“是。”
她随之淡然抬头,注视李玚焦灼的目光:“我本以为,来西京的路会困难些,想着在扬州勤勉些,试着找找机会来西京为官,哪怕只是不起眼的地方官。可你和傅深的出现,无异于间接助了我,我才能在西京有个立身之地,我现在才能做我想做的事。”
沈书清苦涩地笑了笑,仍对着李玚说:“我知道很危险,我知道很难,但有你庇护我,我不怕的。”
李玚没有应答,而是含着泪问了句:“为什么是扬州?”
沈书清害羞地低下头,答道:“我先前回答过你的,因为扬州有条浔河,我很想知道他名字里的这条河,到底有多美。”
“所以那个人是我,对吗?”李玚伸手,想触碰眼前人的脸庞,却又不敢。
沈书清握住他的手腕,定定地说:“一直是你,从未变过。”
李玚转过头去,混沌的理智已经无法支撑他继续望着沈书清。他撑着椅子起身,走至了傅深背后。
沈书清抹了抹眼睛,发觉自己的眼眶竟也同样酸涩。
傅深无奈地叹了口气,站在局外,他不得不承认沈书清所言句句在理。
他温和地问道:“阿晗,那你想怎么做?”
沈书清正了正嗓子,深吸了口气:“我会找人去坊间传言,我是苏家后人,苏翊的独女,罪臣的后代,自然会有人来递折子,在朝堂上发问。”
“那你的清誉……”
沈书清摇摇头:“不重要了。等苏家的案子了结,一切都会真相大白。”
她握了握拳,悄声行至傅深身后,跪在了李玚面前,叩首道:“臣恳请陛下,勿失公正。臣所犯之罪,望陛下秉公断案,不要手软,先还朝堂公正,再还苏家清白。”
李玚愣在了原地,胡乱地要拉起沈书清。
沈书清倔强地跪着,不肯动:“陛下若不答应臣,臣不起身。”
她直起腰,凝望着李玚苍白的脸:“阿浔,我不能让你失了臣心和民心。”
傅深望了望眼前情形,自知心疼不忍再待,李玚逃不过的“情”一字,沈书清要帮他跨过去。
他轻悄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