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苦杨柳(三)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扬州杨府,杨国公旧时府邸。后杨皇后嫁予皇上,杨国公随之迁府于西京。多年旧府无人问津,如今李玚一来,这旧时府邸依然焕发当年光彩。
沈书清踏进府门,庭内曲径通幽,假山重叠,河道旁摆有几盆银针松,庭院庄严却又柔和。
小厮早已在一旁等候沈书清,一见到她便恭恭敬敬地说:“沈大人,这边请。”
沈书清跟着小厮绕过幽径进了内院,时时传来阵阵竹叶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李玚和傅深二人正坐于湖心亭上,饶有兴致地下棋。
他们倒是有闲情逸致,可怜自己午夜归家清早起来为了张泉一案跑断腿,半点好处未曾捞着。沈书清眼眸灵动,暗自腹诽。
棋技谋略,本是一体。年少时傅深就不敌李玚,总是颓丧而去。现如今李玚城府渐深,傅深怕是要哭鼻子了。沈书清想到此处,偷偷笑了下。
“你来了。”李玚执起一颗黑棋,头也未抬地说。
沈书清躬身行礼,浅笑道:“殿下之命,不敢不从。”她将伞交于身旁小厮,药挂至手中,对着傅深笑道:“还得感谢昨日傅大人好意,不然沈某今日可不是吃几服药这么简单。”
傅深看向她手中晃动的药包,温柔应道:“举手之劳,沈大人还是要多多保重身体。”
“傅大人说的有理,沈某记下了。”沈书清笑盈盈地回道。
李玚仍是低头看向棋盘,目光却游走于其二人身上。这两人关系不知何时变得如此亲近,在他耳边有说有笑。他稍稍有些不爽,沉声问道:“既然来了,就不要浪费时间,将溃堤之事尽数说来。”
沈书清嘴角一扬,试探说道:“不知殿下是想听什么?人力?建材?银两?还是别的?”
恰逢李玚落子,黑子与棋盘碰撞,发出“啪嗒”一声脆响。
寒冰似的目光投向沈书清,李玚冷冷道:“我问,你答。”
“全听殿下的。”
李玚转过身,冷淡而又疏离地盯着沈书清,话中听不出任何情绪:“你的文书我已看过,事事详细,无一错漏。但我偏要问修堤之时,你可有发现什么问题?”
沈书清内心暗喜,瞧着眼前不苟言笑的冰块脸,若不是念及残存的情分,她才不愿多搭理李玚。她长吁口气,淡淡说道:“今年扬州冬雪极大,时逢冬春之交冰水相融,溃口比往年都大了些。扬州离西京较远,应是户部拨款工部拨人,工部带着户部的款来扬州。当时预算呈报的是三百万两银子,来扬州的也实打实是三百万两。可当钢材石材采办完,工部的人告知我只剩几百两白银。我跑去问通判这是为何,通判只是含糊其词说工部的人材料买多了些。没有白银工人如何吃饭,报酬又如何获得,我便清点了所有材料,合计后发现采买所花不足一百万两。那么请问殿下,这足足二百两白银去哪儿了呢?”
好一招自当愚公,明明沈书清心里跟明镜似的,却还要反过来问他。李玚晦暗不明地盯着沈书清,一言不发。
短暂沉默后,傅深率先开了口:“我看这扬州通判啊,想去工部当一当官。李将军,你觉得呢?”
李玚不答,继续问道:“那这工人饷银,你如何解决的?”
沈书清舒然一笑,沉静答道:“膳食一日未曾落下,从未苛待。至于银钱,若照以前规矩,人人都得一样的份额,断然是不够分的。从工者自有勤劳之人,也有懒惰之人。开工时我便嘱咐过,多劳者多得,少劳者少得。此行鞭策,颇有成效。事毕后材料有余,我便退还商铺换取银两,多少工绩换取多少工银,未克扣工人银钱半分。”
此解决之法,周全未有纰漏,公平且获人心。李玚目光中不由添了几分赞许之色,眼前人虽为女子,却有大谋。他语气稍缓,随意问道:“为何文书上不写?”
沈书清眼神微动,正经答道:“胡县令说了,文书是要登记在册的,要干净些。”
这个回答倒是有趣,巧妙又识大局。此人与昨日之时大有不同,这股机灵劲,李玚许久未见。透过沈书清瘦弱的身影,他仿佛看见了另一个人。
他揉了揉眼,对自己的恍惚感到可笑。他轻声道:“今日所述,写成文书交于我,我自会向父皇禀明。”
看来李玚这是要对工部下手了。沈书清恭敬回道:“是,我回去写完就派人送来。”
“派人?是觉得杨府太远,太累了?”
沈书清轻咳一声,特意将药举起,佯装不适:“殿下说笑了。昨日淋了雨,怕是感了风寒,身子有些欠佳,今早已向胡县令修书告假几日。殿下若有他事,还请托付他人。”
李玚玩味地瞧着面前脸颊微粉、精神尚佳的面容,病态未见,心思倒写脸上了。他缓缓开口道:“既如此,沈大人就好好休息吧。”
沈书清眼珠一转,借机开口询问:“殿下,不知张泉在府上可好?”
不动声色处,李玚嘴角一勾,她终归还是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