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官商勾结”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常德城外,饿殍满地,宛若人间炼狱! 

    寒风无情的席卷着大地,活下来的百姓三五成群,紧紧的依偎在一起,将希望的火种牢牢护在最里面… 

    一场大水毁掉了他们的家园,从家中抢救出来的粮食也早已消耗殆尽。 

    他们是靠着常德的赈济才能勉强活到现在,然而,仅靠一城来供养数十万百姓就是天方夜谭,现在每日仅能喝上一碗稀的看不见米的粥…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此时天气寒冷,死去百姓的尸体没那么快腐烂,瘟疫暂时还未出现。 

    常德知府姓黄名黎,字济民,年仅五旬却已满头华发,自数十万百姓到达常德后,每日施两次稠粥,一直坚持了数日, 

    奈何官府粮仓已然见底却仍未见行省援手,只得放下颜面找城中富商募捐,向有余粮之家借粮,这才勉强将赈济一事坚持到现在。 

    城内一处高门大院外,身着锦服的中年人沉声与黄黎说道,“黄大人,你已是第三次来我家中了,我们一大家子数百口人也要过日子不是,真的没有多余的粮食再借给你了。” 

    “王员外,满城皆知,您是城中的大善人,如今城外百姓每日都有人饿死,请您再施一次援手,等朝廷将粮食运到第一时间就还给您。” 

    堂堂一城的主官竟对治下富商如此低声下气,可见黄黎和常德城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说到还粮时,黄黎眼神暗淡,声音也明显低了不少,或许连他自己都不怎么相信朝廷会送粮来了, 

    但只要能多坚持一日,希望便会多上一分,他只有竭尽全力才能为城外的数十万百姓争取活下去的机会,区区脸面丢掉又如何! 

    王员外叹了口气,“黄大人,决堤一事已经过去了十多日,别说朝廷,就是行省的其他郡县您见过他们送来一粒粮食吗?” 

    “黄大人,你已经尽力了,咱们常德城也已经尽力了!” 

    黄黎在原地站了许久,脸色也在不断变换,心里也在不断的挣扎,终于他表情变得坚定,似乎是下定了某种决心,沉声说道, 

    “王员外,再给我一千石粮食。” 

    王德发闻言脸色一变,一千石粮食已经是他家中现有粮食的一大半了,按照现在常德的粮价来算,一千石粮食可以换五千两银子,并且瞬间就会被抢购一空。 

    王员外语气冰冷的问道,“黄大人,您这是准备抢了吗?” 

    黄黎摆摆手,“王员外,这笔粮食算我个人借的,与朝廷无关,我会以自己的名义给你写张借条。” 

    知府个人找富商借粮! 

    王德发瞬间就懂了黄黎的意思,难以置信的看着这位刚正不阿的知府,心中为他的大义感到心酸。 

    黄黎为官二十余载,担任知府也有十多年了,日子却依旧清贫,只因他从未踏破过自己的底线,不收礼,不搞官商勾结,不巴结上峰,一直是湖广官场中的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 

    许多同僚都对他嗤之以鼻,说他假清高,并多次拒绝了巡抚陈迪的橄榄枝,也因此得罪了顶头上司,再无升迁可能。 

    可是他仍旧坚守着底线,为官不为升官发财,只做利民之事。人如名字,名黄黎字济民,只为黎民。 

    现在,黄黎为了让无数百姓,亲手将坚守了二十多年的底线打破,哪怕一千石粮食值五千两白银,可他曾亲手推出去过多少五千两… 

    而一千石粮食却足够再施薄粥三日,换数十万百姓多活三天,黄黎觉得很值得! 

    “黄大人,欠条就不用打了,粮食我这就吩咐人送到城外粥棚。” 

    王德发洒脱一笑,他家中不缺钱财,虽然粮食现在没有多少,但只要他想,随时都可以购买大批粮食, 

    黄黎的欠条他不会要,也不会以此要挟任何事,在黄黎愿为百姓打破心中坚守那一刻,他就已经被深深地感染了,纵使为此散尽家财又如何。 

    常德城中,官商二人就这样“勾结”在一起了, 

    粮食如期而至,比黄黎“借”的一千石还多了二百石,黄黎对此并没有什么想法,只是将借条上一千石改成了一千二百石,吩咐管家亲手送至王德发府上,王德发接到欠条后,当着黄黎管家的面一把火烧了。 

    粥棚中很快燃起了火焰,水烧开后黄黎妻女将粮米快速倒入锅中,不多时,粥香四溢,依靠在墙角和蜷缩在郊外的百姓纷纷端着空碗排起了队, 

    远远的看到长长的灾民队伍在井然有序的排队,李景隆对黄黎又增加了几分赞赏,他选择先到常德不是因为这里的灾民最多,而是因为此地的处境最难! 

    得到常德的奏报后,他心中对陈迪的杀意更加浓烈,一省最高长官救灾竟会从亲不从急,将常德附近城镇的粮食全部调往了岳阳,这种卑劣的行径,简直令人发指! 

    李景隆本以为常德早已被数十万灾民耗的山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