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第 51 章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第五十一章发展报告

    (三)

    根据……的部署,以及《滨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未来一个时期,滨河市将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精神,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全面提升滨河经济实力,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深化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不断加快滨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全面提升滨河经济实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不断构筑起符合滨河实际,适应发展要求,充满竞争活力的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现代城市经济体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按照发展大项目、延长产业链、增加产业群和建立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加快工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推进滨河工业化由中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发展,构建新型工业体系。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依托技术进步,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的系统设计、研发、制造和成套能力,到‘十一五’末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例达到13%,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15%。大力发展园区工业,突出产业聚集和规模发展效应,以‘五园七区’为重点,全力构筑园区特色明显、支柱产业突出、集群效应显现的产业聚集区。按照‘建设服务业大市、构筑服务型经济结构’的思路,建立和完善与城市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体系,把滨河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服务型经济中心。坚持城市农业发展方向,紧紧围绕产业提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抓住特色和规模两个关键环节,加快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经营,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在住宅新、设施新、环境新、条件新、风尚新、水平新、素质新和机制新上取得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阶段性成果,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成效。进一步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力争‘十一五’末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

    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按照‘立足民生搞建设、突出重点搞建设、围绕精品搞建设、注重特色搞建设、依据规划搞建设、诚信务实搞建设’的城市建设方针,把滨河精心打造成为‘山水名城’、‘水车之都’和‘丝路重镇’。坚持‘跳出老区建新区、建设新区带老区,新区抓框架、老区抓美化、局部抓优化、整体抓规划、全面促提高’的思路,按照‘拉开框架,扩展规模,提升功能,完善形象’的要求,加快建立新城区主体框架和东西部城区开发建设,全面完成行政中心迁移工作。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配合国家和省上抓好滨渝铁路、滨铁客货运枢纽、成品油管道等铁路、公路、管网重大建设项目,加快以路桥为主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滨河绕城高速路工程、南山道路工程、黄河拦河坝工程、南河道改造工程、湿地公园工程、轻轨交通工程等一批关系城市未来发展的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城市配套服务功能和环境承载力,构建滨河都市经济圈。坚持‘以人为本’,每年实施一批便民利民的市区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城市公厕和小街巷整治等‘民心工程’,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坚持‘山、水、桥、路、楼’五位并抓,‘绿化、亮化、净化、硬化、美化’五化并进,‘产业、物业、商业、交通业、旅游业’五业并举,不断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树立‘滨河大经济区’意识,充分发挥滨河的比较优势,加快构建‘两圈五带一框架’区域经济合作体系,全方位推进区域经济的深度融合和渗透。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明确市、区、街的责任,提高运转效率和质量。加强城市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加快研究制定加强城市管理的详细规划和办法,完善城市管理法规,提高城市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水平。加快城镇体系建设,培育20个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卫星城镇,使三分之二的小城镇面貌有较大改变,三分之一的力争建成现代化小城镇,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以上。提高‘经营城市’水平,精心营造‘住在滨河、游在滨河、创业在滨河’的富有现代城市意蕴和西北地域文化特色的都市氛围。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全面落实……,努力把滨河建设成为和谐发展、和谐创业、和谐生活的新滨河。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健全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的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保险制度。增加财政社会保障投入,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重视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