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朱棣和李世民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朱棣目光深邃。

    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了一个人影。

    那是唐太宗李世民,无可争议的千古一帝!

    而爔却将他朱棣和李世民放在了一起。

    自己,真能做到吗?

    朱高希也是感慨不已。

    朱棣和李世民像吗?

    当然像。

    因为他们都……得位不正。

    一个抢了大哥的皇位,一个抢了侄子的龙椅,一样得位不正。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朱棣更加过分,他可是造反。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建成只是太子,虽然李建成是储君,可到底不是君,所以哪怕李世民杀了李建成,朝野上下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毕竟太子党和秦王党早就势同水火,明眼人都知道他们二人之中必有一死,只是最后胜利者是李建成罢了。

    而朱棣呢?

    建文帝朱允炆,他可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确定的继承人皇太孙,而且人家还即位称帝了,还改元建新了,是不折不扣的大明王朝第二位天子。

    朱棣在这个时候,选择了奉天靖难,说是靖难,实为……造反!

    李世民造反了吗?

    并没有。

    他是皇子夺嫡的戏码。

    而朱棣却是不折不扣的造反篡位戏码!

    无论朱棣怎么篡改史书,无论他如何文过饰非,后世子孙也会知道,他朱棣是靠靖难之役,抢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登基!

    因此,朱棣现在面临的局面,比当初李世民还要艰难,还要凶险!

    他们都迫切地想要向世人证明,自己才是天命所归,通过卓越的政绩,为自己即位取得合法性,让世人认可。

    那么,对于一个帝王的评价,最看重的标准,便是文治武功!

    朱棣也确实做到了。

    文治方面,朱棣疏浚大运河,掏空国库修永乐大典;至于武功,五征漠北,郡县安南,七下西洋……

    史书评价,明成祖朱棣,东掌女真,西握吐番,南统交趾,北御蒙古,幅员辽阔,在位二十二年,开创了永乐盛世,奠定明朝基业,公认为明朝开创于太祖朱元璋,成就于朱棣,历史评价,远迈汉唐,百王所莫并也。

    他与唐太宗李世民一样,都是得位不正,却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千古一帝!

    这就是朱棣啊!

    那么,他也应该拥有李世民一样的帝王气度。

    “干爹,梅殷、盛庸等人,杀与不杀,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

    “昔年燕王以八百甲胄起兵,以北平一隅之地征战大明天下,他都能战胜坐拥天下的建文皇帝,更别提现在了。”

    “就算这些人贼心不死,还想颠覆永乐新朝,任由他们作乱,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最主要的是,他们不会作乱啊!”

    朱棣深吸了一口气,脸色一阵阴晴不定。

    “爔儿,你想过没有,若是我们这一代人全都走了,那建文带着这些人振臂一呼呢?”

    听到这话,朱高希愣住了。

    建文当真没死吗?

    这个家伙当真故意在紫禁城放了一把火,然后趁乱逃走了?

    不过这并不重要,他就算没死也只是一个孤魂野鬼。

    “干爹,这就是牵强夺理了。”

    “即便你们这一代人走了,难道就不能培养出下一代了吗?”

    “皇帝陛下正值巅峰鼎盛,少说都能做二十年的大明天子,难道御极天下二十年,还不能让天下归心吗?”

    朱棣闻言一怔,随即傲气地笑了笑。

    御极天下二十年!

    他当然可以做得到,也绝对能做到!

    这是属于朱棣的傲气,也是一位帝王的傲气。

    “你比如说那梅殷,天性纯朴正直,处事老成谨慎,精于骑马射箭,富于谋划策略,除此之外,梅殷还精通经史,被时人称为“儒宗”。”

    “若是皇帝陛下对他忌惮猜疑,那就不让他掌兵即可,他不是精通经史嘛,就让梅殷去修书,给太祖皇帝修史,难道不行嘛!”

    听到这话,朱棣顿时眼前一亮。

    这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说起来,朱棣先前确实那梅殷动了杀心。

    然而梅殷是宁国公主的驸马,相当于朱棣的姐夫,自家人。

    真要是杀了的话,他朱棣名声就会彻底毁了。

    听朱高希这么一说,直接让那梅殷做个文官,修一辈子史书,确实不错。

    “还有那盛庸,他本来是个将军,那就让他去镇守边陲……”

    “嗯?镇守边陲?”朱棣脸色微变,“这不行吧?万一他勾结外敌怎么办?”

    “哈哈哈……”朱高希笑了,“他不会的,干爹难道忘了我刚刚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