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长安行(一)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张景初。”张景初没有遮掩自己的名讳。

    “地方的举人,早在入冬前就已经陆续抵达京城,郎君却是刚到的长安。”胡十一娘揣测了一番,“初次碰面,就能得五郎引荐。”

    “前不久,长安起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案,是自地方始,由一名举人所引起,听说还是当地的解元,所以才引起了重视,牵扯出了不少是非。”胡十一娘继续说道。

    “张景初,”胡十一娘目不转睛的盯着着张景初,“郎君的名字好生耳熟。”

    “十一娘子是想说,潭州的鱼鳞图册案吧。”张景初放下行李,从容的说道。

    “看来,奴家没有猜错。”胡十一娘不但没有惊慌,且笑眯眯的说道。

    通过刚刚遇到的兄妹,张景初也断定,这家酒肆并不简单,“十一娘子,看来并不似表面。”

    “郎君都说了,长安卧虎藏龙,在这样的地方讨营生,哪能不多长个心眼呢。”胡十一娘解释道,随后又福身向张景初赔礼,“郎君勿怪奴家多言,这便与您赔个不是。”

    “我既然会来这里,就没有那么多担心。”张景初坐了下来,拂了拂身上的灰尘,缓缓说道,“倒是娘子,既然已经猜到,就不怕给自己惹来麻烦吗。”

    “长安的麻烦事太多,哪能避开所有,郎君有功名在身,说不定,奴家今后还能够仰仗一二。”胡十一娘回道。

    “十一娘!”

    “奴家还有客人要陪,就不叨扰郎君歇息了,郎君只管安心住下便是。”胡十一娘听到楼下的呼唤便要离去。

    “好。”张景初点了点头。

    “哦对了,”走到门口时,胡十一娘忽然回首,“今晚大明宫的丹凤门前,有皇家举行的灯会,圣人要与长安百姓一同观灯。”

    说罢,她便踏出了房间,并合上了推拉的朱漆木门。

    “丹凤门前的灯会啊…”张景初起身,走到窗前,从窗外可以看到坊墙以外的东市。

    “公主,灯会马上就要开始了,一会儿圣人与娘子找不到您…”

    “灯会年年都能看,出宫一趟可是难得呢,宫外的集市可比宫中热闹多了。”

    “七娘,你看这个,”昭阳公主拿起小摊上的一张武士面具,“好看吗?”

    “                                                好看。”

    “真的吗?”昭阳公主将其戴在脸上又问。

    “好丑。”

    长安的灯会对她来说并不陌生,胡十一娘的话,也勾起了她从前的回忆。

    片刻后张景初离开了房间,走到楼下时,刚好瞧见胡十一娘正在与几个客人说笑。

    胡十一娘见她下了楼,于是起身离开了用珠帘隔开的小间,向她走来,“郎君可是要去观灯会?”

    “出去走走,”张景初回道,“难得佳节。”

    “若是要去丹凤门,出了坊向东,从东市一路北上,直至尽头便是了。”胡十一娘热情的为她指了路。

    长安一百零八坊与众多的十字街,她几乎熟记,又岂能不知道宫城的方向,“多谢。”

    “郎君生得俊美,上元之夜,鱼龙混杂,可要当心呢。”胡十一娘又调侃道。

    “天子脚下,难不成还有吃人之事吗。”张景初也笑着回应。

    “也许呢,长安多权贵,吃人之事也不是没有,”说罢,胡十一娘凑近了些,“郎君有着一副好皮囊,说不定,就被哪家的王公贵女绑回家去了。”

    “那就,多谢娘子的好心提醒。”

    从酒肆出来,许是因为灯会即将开始,长安与万年两县的百姓陆陆续续走出坊间,就连东市,也比之前少了几成热闹。

    张景初跟随着人流一路向北,最终走到了大明宫前。

    只见威严的丹凤门前立着一座巨大的灯山,禁军将灯会场地隔绝开来,百姓们只能在场地外围观。

    而场地内则是王公贵族及朝中大臣设立的帷幕,可以携带家眷近距离观看到灯会。

    张景初站在人群中间,场地内有一些规模不大的表演,但她的视线却一直在丹凤门之上的城楼。

    随着厚重的鼓声响起,宫城脚下的禁军突然增多,随着一道响彻云霄的鞭声,所有的人目光都看向了城楼。

    “圣人至!”

    天子驾临丹凤楼,与万民共庆上元,这是极为难得的场面,所以宫城脚下聚满了来自各地的百姓。

    御座设立在城楼正中央,两侧分别是宗室与外戚,以及近臣的落座。

    皇帝的出现,也预示着后宫中的妃嫔、皇子、公主,会陪着一同抵达城楼。

    由于皇后早崩,中宫一直空悬,所以皇帝身侧陪同的一直是贵妃萧氏。

    “开灯燃市!”随着一声高喊,灯山被瞬间全部点亮,整座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