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鱼鳞图册案(十二)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子身。”

    “虽是从刺客手中,但说来也巧,”张景初又道,“她正遭人追杀,只是顺道遇见了我才出手的。”

    “这样吗?”袁熙摸了摸胡须,“遭人追杀的商贾之女…利益纠纷我倒是听闻过。”

    “我不反对你与她接近,但是,不要太轻信,尤其是这样来历不明的人。”

    “我知道使君有顾虑,但这些时日若没有她,我恐怕早已丧命,所以景初愿意相信。”张景初道。

    “你们年轻人的事,我不掺和,不过小心驶得万年船,谨慎些总是没错的。”袁熙似乎看出来了张景初的心思,于是道。

    “学生明白。”张景初点头。

    -----------------------------

    半个时辰后

    再回到院中时,天色已经暗下,张景初推门入内,见顾念正在看自己抄录的一些书籍以及笔记。

    “饿不饿?”她将食盒放在书桌上,并将一些竹简搬到了书柜里,腾出地方来。

    “潭州刺史唤你去做什么?”顾念问道。

    张景初将房间里其它的灯一一点亮,紧接着又添了一些碳火,“是关于长沙县的案子,惊动了朝廷,朝中会派三司的要员前来审理此案,除了那些主犯之外,我也在审讯的名册之内,因为是由命案牵扯出来的,也算是这桩案子的源头吧。”

    顾念并不清楚张景初究竟要做什么,关于这个案子,张景初也不愿意向她透露实情。

    但她清楚这背后的牵扯,也清楚会给张景初带来什么,“你虽是源头,但后来的牵扯,明面上是与你无关的。”

    张景初突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她蹲在碳炉前,看着眼前燃烧的炭火,想到了什么却没有说出来,又或者是不愿点破,“娘子想说什么?”

    “可以不追查么?”顾念问道,她换了一种语气,显得温柔的同时又充满了无奈,“收手,你去往长安,考取你的功名。”

    “娘子认为这件事,是我挑起的?”张景初抬头道。

    “难道不是吗?”顾念道,“没有任何事情,会凭空出现,既然我能想到,那些人又岂会想不到。”

    “你因何遭到刺杀。”顾念继续说道,“这就是答案。”

    “我以为,你不会在意这些。”张景初起身,将食盒里的饭菜一一端出,“还是说,顾娘子在意的是,我这条由你亲手救下的性命。”

    “你怎么想都可以。”顾念说道,“朝中的争斗我不清楚,但是这个案子,你身上藏的谜底,太多。”

    “那么,顾娘子身上又何尝不是。”张景初的言语,似有些怨气在里面,“一句萍水相逢,再不会相见,就将人轻易的打发了么?”

    顾念从张景初的言语与态度中,感觉到了那早已发生了变化的情感。

    “我只是在说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但她却不得不再次变回冷漠的回道,“你我都不会在这里停留。”

    “至少,我去往长安后,你还能找到我。”张景初道,“可我要怎么找你。”

    “你不用找我。”顾念道,“我也不会在潭州停留很久。”

    看到张景初的眼眶逐渐红润,顾念有些心软,于是便又添了一句,“要见你时,我自会见你。”

    “这段时间,你安心养伤吧。”顾念又道,“现在没有什么是比这个还重要的了。”

    “至少对我而言。”她盛了一碗饭,递到张景初手中。

    这样的回应,对张景初而言,至少给了一线希望,她拿起筷子扒了两口,哽咽的应道:“好。”

    -------------------------------

    贞佑十六年,十二月中旬,朝廷派大理寺少卿及刑部侍郎等高官抵达潭州,对潭州刺史袁熙,及治下长沙县令、丞与豪民胡荣、周临,进行审讯。

    凡参与此案的官吏及百姓,皆受到了审查,潭州城的府衙内,就连潭州刺史袁熙也成为了受审的疑犯。

    “圣人有令,此案影响重大,凡涉案官员,一律严查,绝不姑息。”大理寺少卿与刑部侍郎两位朝廷高官身着绯袍,正襟危坐于公堂上。

    随着一声传唤,所有涉案的官吏与百姓被一一押进了公堂。

    “此案,原是一起命案,由命案牵扯出官民勾结,篡改鱼鳞图册,隐匿田地之重案,那么便从源头查起。”大理寺少卿拍响桌案。

    “开堂!”

    两名官差下堂,在府衙的门口找到了张景初,“张解元,大理寺少卿与刑部侍郎传。”

    “好。”张景初应道。

    她回过头,望着这段时间一直在照顾自己的顾念,“我去了。”

    顾念本没有说话,但在张景初动身时,还是伸手拽住了她,“答应我。”

    “不要再深究了。”

    “停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