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代课 第(2/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金黄色大片大片的草烟晒干之后再用火烤,有一种纸烟没有的味道。他掏弄着那根长烟杆的烟斗,在地上磕出残渣,才将草烟塞进去。黄铜做的烟嘴已经发亮,细竹做的杆子经过岁月的洗礼变成了红褐色,他缓缓吐出一口薄烟,闭眼享受这宁静惬意的午后。

    午后庄稼人都在家休息,下午再上坡干农活。谢则远跟着这里的人干习惯了,倒也不觉着很累。回到家,他先从水缸里舀一瓢凉水喝,又用冷水浸湿了帕子擦擦脸和脖子。

    头一年到这,那时的感受还深深地刻在脑海中,刚下火车就是一排的青山,乘着地区的火车到了县里,又转牛车,一路上全是山……他看着这绵延不绝的大山,心里多多少少还是震撼的。这里和上海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来来往往的车也都是货车,拉着地区采的矿石往其他地方跑。

    刚开始干农活时,谢则远浑身酸痛,挑不起水,挥不动锄头,各种活路干得不得章法。江家村里的人个个能干,即便是最瘦弱的农民,那也能从水井挑着两桶水回家,他一开始只能手提一桶慢悠悠地走回来,现在他已经练出了浑身的肌肉,比以前更有力量。

    谢则远正坐在木凳子上看书,大队小学校长江登峰就找上了门,江登峰戴                                                着一副圆圆的黑框眼镜,整个人看起来儒雅随和,他没有庄稼人那种精神,但是充满了活力。在江家村,他不仅管理小学的教育和劳动,还负责宣传上面传下来的指示,每个生产队中心都竖立一根直直长长的木头挂着喇叭,江登峰在小学宣读各种文件和大队的通知。

    “江老师。”谢则远放下书,看向这位带着慈祥笑容的老人。

    “谢知青啊,我就不兜圈子了,我这次来就是想问问你,有没有意向来小学当代课老师?”江登峰一直注意着这几位城里来的知青,听村里人说其中的谢则远聪明能干,人好学,话也不多,于是便找上门来。

    “江老师,我……”谢则远有些惊喜,激动得说不出后续的话来,在这里干农活他能干下来,可是有一份更好的工作在面前,他也说不出拒绝的话。

    “刘军老师申请提前退休了,这马上开学了,我第一个就想到你,我知道你是上海来的知青,又是高中文化,你肯定可以的,我们这里的人啊,不太重视教育,娃娃送到学校,就不怎么管了。唉,我当了这么多年的校长,就希望小学能够有新老师,改一下学校的风气。”江登峰才六十来岁,头发早已花白,为教育的事,他奔走不少家庭,现在的家长嘛,都希望娃娃早点干农活多挣点工分,小的干不了重活路,也要上坡去打猪草。

    他是怎么劝解他们也不听,说是上学也没什么用,在小学不是也要劳动半天,即便是考上了好学校,上高中谁来负担这笔学费?高中毕业之后也不一定能某个职位。

    “你不要有负担,小学老师也有工资的,一个月十几块钱。你是老师,可以到食堂免费吃饭,你看你愿不愿意。”

    谢则远冷静下来,他这辈子只上到高中,如果教书育人,他能不能做好还是一个问题,于是他说:“江老师,我考虑一下。”

    江登峰笑得很爽朗,他环顾四周,谢则远这屋子没有人气,火塘看起来没有烧火的痕迹,灶台也没有用过,城里来的知青应该是不习惯他们这里的习俗。一个单身知青,能把日子过成什么样呢?

    “谢同志,请你务必认真考虑!”他站起身,谢则远也立刻站起来,江登峰走到他面前,双手用力握着谢则远的手,又拍了拍他的肩膀。

    送走了江登峰,没想到还有一个人前来。

    肖若昂从江登峰进谢则远那屋就注意着动静,他认识江登峰,那是江家村最德高望重的老人,在江家村话语权不小。

    “谢则远,江老师来找你干啥呀。”他们是同一期从上海来的知青,坐的同一趟火车,其中五人被分配到江家村,也算是认识,只是谢则远平时话很少,与他们四人关系都不算密切。

    “没什么大事。”谢则远看着他眼里的精光。

    “是什么小事?”肖若昂对谢则远的态度置若罔闻,能被江登峰找上门的事,指不定是什么好事,他们这几个知青天天随着生产队的人劳作,早就累得不行,偏偏为了吃饭又不得不继续。他很怀念在上海的生活,更怀念不用劳作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