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五姓七望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哥哥,你这是在画什么呀?”乐乐看着桌子上一张图问道。

    于乐笑道:“这是五姓七望的关系图。”

    “世家吗?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哦,原来这就是五姓七望啊,可是不是有另外两种说法吗?一说是汝南周家、吴兴沈家、会稽顾家、陇西李家、东海陈家、中山张家,六大家;另外一说是陇西李家、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弘农杨氏、兰陵萧氏、太原王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十大家。”乐乐不解地问道。

    “五姓七望是世家当中最尊贵的,并且他们为了保证世家的血脉,只在这七望中通婚。如清河崔氏与陇西李氏、范阳卢氏世代为婚,赵郡李氏则与博陵崔氏世代为婚,范阳卢氏又与荥阳郑氏世代婚姻。”

    “啥!这,这也太,太...”乐乐没词以对了,真是太奇怪了,太封闭了!“哥哥,那其它几家都是假世家喽?”

    “也不算假,只是没有这五姓发家的早而已。”

    “哥哥,咱们于家可是皇族啊!”

    “可是真正荣光的也就那三百年呀!跟这些千年世家确实没法比。”于乐不得不佩服这几个世家的传承,关键是怎么做到的呢?

    “哥哥,这几家除了有钱有势外,也没有军,为什么就这么厉害?”乐乐问道。

    “我看过史书上记载了这么几件事,你品品,一个是宁朝时有个宰相薛元超曾感叹:此生所遗憾者,未能娶五姓女!还有就是宁文宗曾向宰相郑覃求婚,希望能把他的孙女嫁给太子,但郑覃宁可把孙女嫁给时为九品官但出身为清河崔氏的崔某。为此文宗无语: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

    乐乐瞪大了双眼,感觉太惊奇了,“这,这也太过分了!这些世家如此霸道,真是可恨!”

    “所以咱们瑞朝就开始打压五姓七望了,批评其存在妄自尊大、婚嫁奢靡、败坏风俗等问题,在修订《氏族志》时,特意抬高皇室,压制“五姓”等山东士族。虽然未伤及其分毫,但却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后来的皇帝继位后,依旧打压世家大族,并以法律形式颁布禁婚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卢浑、卢辅、清河崔宗伯、崔元孙、前燕博陵崔懿、晋赵郡李楷等子孙,不得自为婚姻。

    但最重要的是科举制的产生,打破了世族对官场的垄断。“五姓”多以门荫入仕,不适应且不接受科举考试这种新的出仕方式,所以我们会发现瑞朝中期以后“五姓”等世族出身的宰相十分稀少。

    另外,庶族地主的出现,对世家也是不小的冲击。”

    “真是太好了,哥哥,世家开始要没落了,是吗?他们是因为什么要没落的呀?”

    “我认为是两点。一是内部的不团结,为了各自利益互相倾轧。另外“五姓”内部互相攀比,比如博陵崔氏与清河崔氏、陇西李氏与赵郡李氏,且都是前者超越后者。

    二是庶族地主的风格是以武统文。之前,世族集团虽然牢牢掌控朝堂,但他们不喜欢武事,认为“屈志戎旅”有损门第,只愿做文官。这就给了庶族地主通过军功跻身政坛的空间,大批庶族凭借军功,执掌兵权,成为国家倚为“御侮戡乱”的柱石。

    于是随着时间的慢慢向前,文官方面,世家大族无法把庶族完全排斥于朝堂之外,很多庶族通过科举选拔进入中枢,世族集团在中央和地方受到庶族的围追堵截。加上他们不重视军功,所以,他们就慢慢没落了。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不可能马上灭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于乐感叹道。

    乐乐的眼神闪烁着坚毅,“哥哥,早晚会有那一天的,如今王献直与黄焯的造反不是提出平均吗,他们会对世家和地主造成打击的。”

    “我是真希望这些人把世家斩草除根。”

    ......

    夜幕低垂,皇城内虽然灯火阑珊,却掩不住一缕不安的暗流涌动。安嘉杰,这位龙袍加身的帝王,此刻面如寒霜,怒意在他眸中翻涌,仿佛能点燃周遭的一切。“金色蛤蟆,竟敢狰狞怒目,预示着曹州之乱,欲颠覆这朗朗乾坤!何其荒谬,何其大胆!罗公然!”他一声怒喝,震得殿宇回响,字字如剑,直指人心。

    “臣在!”罗公然应声而跪,脊背挺得笔直,心中却已是一片惊涛骇浪。他深知,这不仅是对谣言的愤怒,更是对朝堂暗流、天下不稳的深深忧虑。皇上之言,犹如催命符,让他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叩首应承,“微臣领命,定当竭尽全力,追查此谣之源,将其绳之以法,绝不姑息!”

    言罢,罗公然身形一闪,几乎是逃也似的退出了大殿,只留下一串急促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宫廊中回响。夜色中,他的身影显得格外孤绝,仿佛背负着整个皇朝的安危,踏上了那条充满未知与危险的道路。

    近来,皇宫内外,风雨欲来,安嘉杰的暴怒已非一日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