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后记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如今,他做到了四海升平,海晏河清。宋清朔,也的的确确为他守好了北境。只是,宋清朔战死沙场,若是皇爷爷知道了,可会怪自己。
他忽然有剧烈的咳嗽,不知所料,帕子上依旧沾了鲜血,他不得不开始考虑一些后事。
大皇子璟承,他曾寄予厚望,只是璟承却过于没有野心,整日寄情诗书。性子又仁厚的近乎懦弱,实在没有担任帝王的魄力。
二皇子玄祁,聪慧伶俐,小小年纪便胸怀大志,只是,他的生母,到底为李庭言所忌惮。
他做不到如汉武帝那般去母留子,但是倘若不这么做,待他百年之后,朝堂定会被太后把持。首当其冲受害的,定然是苏微澜。到了那个时候,阿淮,她会更恨自己吧。
还有三皇子乐远,三年前为嫔郑绾绾所出,如今也不过是个垂髻小儿,他从未动过立储的念头。
这样想着,他有些落寞无助,这万里江山,到底该托付给谁。
但是很快,他的心中有个念头一闪而过,又变得越来越强烈。
那个孩子,她是姜淮带大的,姜淮去后,又由苏微澜亲自抚养,胸怀大志,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是雁门关一带远近闻名的女中诸葛。边关在她的治理下,如今更加繁盛,近年来纳税都快赶上了江南富庶重镇。
或许,她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他忽然就明白了,当年皇爷爷为什么要冒着被百官联合进谏反对的压力,也要立姑母为储君。如今,他也遇到了和皇爷爷一样的现状。
他立刻亲自写下密诏,吩咐弘云说:“你亲自去一趟方城,务必把此密诏,交到瑾柔与郡主手中。”
方城太尉府,苏微澜打开了弘云呈给她的密诏,上头只有一句话,“即刻召长宁郡主苏微澜与大公主回京”,而和密诏一起的,还有那枚雕刻着衔环猎豹的黑玉连环扣。
苏微澜立刻便明白了一切,对弘云说,“劳烦内官大人速速转告陛下,陛下的意思,我已明白,请他不必忧虑。”
很快,瑾柔也巡视归来,见苏微澜正在擦拭长剑,还将她珍藏多年的姜淮的佩剑递给了她,对她说:“公主,我们该回京了。”
这是十一年来,苏微澜第一次叫她公主,言下之意,她自然清楚。
“是。”她没有犹豫,只是有些担忧地问,“父皇还好吗?”
苏微澜轻声叹气,摇摇头说:“只怕不好。”
十日后,帝于御书房召见光宪公主李瑾柔与太尉苏微澜,足足过了两个时辰,她们才从御书房告退。
苏微沁在殿中得知此事,如临大敌,派出所有宫人去圣宸宫打探消息,得到的却永远只有一句话,“不知陛下与大公主说了什么”。
她神色紧张,看着坐在书房里看书的二皇子,对贴身侍女说:“事到如今,也只能殊死一搏了,如若不然,死的就是我。”
只是圣宸宫戒备森严,她多番恳求,却被弘云以“陛下圣体违和,太医嘱咐需安心静养”的理由拒之门外,就连她送的东西,也入不了圣宸宫。
她终于明白,这些年她自以为拥有了一切,实则从来就没有接触到权力,她所拥有的一切,全都来自于那个男人的施舍,到头来也不过是过眼云烟。
一月后,宫中传出皇帝病重,命大公主监国的消息。
朝堂之上对立储之事众说纷纭,争吵不休,有人拥护二皇子,有人直言陛下不可冒天下之大不韪立公主为帝,但也有人,拥护大公主。
只是朝堂上的争执还未停歇,宫里的丧钟敲了七十二下。司礼监的声音透着悲凉肃穆,“皇帝陛下——驾崩”!
建昭二十年九月初四,帝李庭言因病逝世,年仅三十九岁,谥号梁武帝。
随着皇帝的驾崩,内官之首弘云拿出一份遗诏,里头赫然写着,“封二皇子玄祁为太子,承继大统,加封光宪公主为镇国公主,辅佐新帝”。
然而事实却未如遗诏中所写的那样发展,二皇子顺利继位,改元平旭,但幼帝登基,太后把持朝政,第一件事便是命镇国公主前往雁门关驻守。第二件事,就是以谋逆的罪名,诛杀吴越王全族。
朝堂之上,一干老臣们看见这一旨意皆痛心疾首,张老侯爷更是直接怒斥,“太后也是吴越王族人,陛下此诏书的意思,是要将太后也一起诛杀吗?!”
小皇帝震怒,依着母后的意思,以“忤逆圣上”的罪名把张家削爵圈禁,一时间朝堂之上人人自危,只能眼睁睁看着禁军去吴越王府抓人。
然而禁军刚到钱塘,就有一队兵马趁着黑夜攻入了皇城。他们犹如神兵天降,避开了京都城的守军与皇城禁军,就这样畅通无阻地攻入了圣宸宫门口。
与此同时,钱塘也传来消息,皇帝派去捉拿吴越王的禁军,竟被吴越王全部诛杀,无一生还。甚至吴越王还亲率五万精兵,浩浩荡荡奔赴京都而来。
苏微沁看着执剑对着自己,站在自己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