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气的想杀人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不久后,杨学武到暗房中洗出照片,拿到外边查看。
越看其中的内容,杨学武的眉头就皱的越深。
据文件内容显示,日本的“笔部队”的来历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时期。
日本侵华之心由来已久,而侵略的建议和方略与“笔部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大陆政策”的形成过程中,“笔部队”起到了非常恶劣的作用。
其中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一批作家,在日本国民中不遗余力地宣传“华国亡国论”、“日本民族优越论”、“亚细亚主义”、“大东亚共荣圈”等等,成为最早一批“笔部队”的主力。
在这份文件中,详细的介绍了一个人,这个人叫福译谕吉,福译谕吉是日本启蒙主义思想家、文学家,也是最早关注华国问题的日本人之一。
福译谕吉对日本侵华“国策”形成的“贡献”在于,他是第一个把华国从“文明”国家视为与日本平起平坐的半开化国家。
看到这里的时候,杨学武真想一刀劈死这个福译谕吉,区区日本一个倭寇小国,一个野蛮国家,竟然也敢碰瓷我大中华。
更让人生气的是,到了后来,福译谕吉干脆把日本塑造成“文明”的化身,而华国则被说成是“野蛮”的。
这种位置互换标识着日本思想界侵华思想的萌芽,并推动日本一步步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福译谕吉曾说一句话,被收到这份文件中:“我是日本人,总有一天也要像英国人一样治服印度和华国。”
福译谕吉起头后,越来越多的日本作家冒了出来。
如其中记载的冈藏天心,他鼓吹亚洲“一体化”是“东洋的理想”,是日本的“伟大特权”,其理论主张后来被日本军国主义当局利用,成为日本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理论根据。
如小寺迁吉,他认为华国无法自救,只能由亚洲所谓“文明之国”进行改正,日本作为“东洋盟主”自然要承担“提携”和“改造”的任务。
在侵华之前,“笔部队”对日本本国人进行思想教育、激励其战争斗志,通俗来说就是“洗脑”。
在“笔部队”的“洗脑”之下,日本人普遍不把华国人当成人看,“支那人是劣等生物,不值得任何夸奖。”这是日本人在侵华战争时的论调。
这种论调充斥着日本各界,长此以往,日本人侵华已经没有了任何心理障碍,对他们在华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也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了。
看到这里的时候,杨学武才知道这个“笔部队”的可怕,可以说正是“笔部队”的思想引导,才导致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出现,正是“笔部队”的推动,才导致日本定制了“侵华”的国策。在这个过程中,“笔部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彼之蜜糖,我之砒霜,“笔部队”或许对日本人的重要性很大,但在杨学武看来,日本人的“笔部队”就是毒瘤,如果任由日本人的“笔部队”留存下去,那后果会越来越可怕。
杨学武心中还有一种猜测,后来那些在国内天天鼓吹日本的所谓“砖家叫兽”,或许就是日本“笔部队”的畜生后人。
点了根烟,平复了下心情,杨学武继续往下看。
日本人很清楚,他们要是想在华国立足,需要对华国人进行洗脑宣传来换取支持,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豢养一批忠于日本的汉奸走狗,对此,日本人除了靠物质收买外,就是用文化侵略来对华国人进行大规模洗脑。
看到这里时,杨学武想到了汪填海,日本人的这种洗脑,很明显就是对着汪填海这种骨头比较软的人去的,但可悲的是,类似汪填海骨头比较软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政权,为了加强在东北的统治,“笔部队”提出要对华国的文化机构进行控制,如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都必须要在日本人的管控之下。
为了传达日本观念,进而实现文化殖民侵略目的,“笔部队”提出想拍一部电影来作为宣传,这个提议很快便被通过了。
随后日本女演员山口淑子,主演了《东游记》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讲的是两个前去访友的华国农民愚昧无知,在旅途中出尽了洋相,他们的华国朋友老王虚荣自私、吹牛撒谎。
而其中的日本人则恰恰相反,他们举止文明、彬彬有礼,日本与华国不同,这个国家是富裕的、文明的、先进的,有着光明的未来。
“笔部队”拍这部电影的目的昭然若揭,他们想借这部电影来宣传的是日本是先进,优秀,有素质的国家,而华国是愚昧,自大,虚荣的国家。
日本人的这些宣传手段,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打压消除华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消灭华国人的民族意识,妄想使华国人成为日本人的奴隶。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为了配合日军战场上的进攻,日本在全国实施“文化界总动员”,“笔部队”正式成立,专门从事有关战争的宣传报道,“笔部队”成立后不久,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