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中储券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时间进入1941年,为配合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在日本顾问的支持下,1月6日,汪伪的中央储备银行在南京成立,由汪伪财政部部长周佛海任总裁。
当时在中国国内流通的货币五花八门,除了法币和军票外还有梁鸿志的南京维新政府通过南京华兴商业银行发行的华兴券以及北平王克敏的临时政府通过北平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的银联票。
华兴券因为信用度低流通时间不长便停用,银联票主要在华北沦陷区流通。
...
1941年1月13日 星期一
上午十点,工部局。
周冬凛的办公室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男人大概三十五六,面容精致,脸戴一副金丝边眼镜,身上穿的是静安寺路亨生西服定制的进口英国羊绒料西服。
给的名片上的抬头是:
【汇源银号总经理、中央储备银行上海分行专员兼中储券推销主任季翔卿】
男人递给周冬凛一张请柬,邀请他参加1月20日上午九点中央储备银行上海分行的开业典礼,地点在华胜大楼。
(
华胜大楼也叫道胜大楼,现在是外滩15号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因1902年华俄道胜银行上海分行在此购地兴建营业大楼而得名。
1926年华俄道胜银行因证券交易失败破产清算,1928年华胜大楼变为国民党中央银行。
汪伪中央储备银行进入上海后先是在华胜大楼营业,后因为76号与军统之间的金融血战迁至外滩23号中国银行大楼。
外滩23号地块在1843年上海开埠时由仁记洋行租下,1883年仁记洋行总经理去世后经过多次转让于1900年被上海德侨社团康科迪亚总会买下。
1908年在地块上建成德国总会大楼。
1919年中国银行购下此大楼,1923年迁入办公。
1934年因原有大楼不能满足业务需求,董事会决定拆除重建。
1936年中国银行大楼奠基,设计高度是34层,因未知原因最终建成高度是17层,比旁边的沙逊大厦矮了0.3米,有一种说法是沙逊大厦业主通过自己的关系阻挠中国银行大楼建设,不允许他的楼高于自己的楼。
1937年在大楼即将收尾之际抗战爆发,大楼未顺利交付使用,后被汪伪占下,直到1946年中国银行才正式迁入。
)
外滩15号
1860年仁记洋行
德国总会大楼
1940年外滩
月初中储行宣告成立后不久,重庆政府便电函通告上海银钱业公会和上海总商会抵制中储券,上海的银行业,钱庄公会都积极响应,全上海的市民也被发动起来拒收中储券。
同时新四军和八路军也通过广播发表讨伐汪逆,抵制中储券的新闻稿。
周冬凛拿着季翔卿的名片和请柬调侃季的这个活不好干。
季翔卿倒是胸有成竹一点都不担心,说他早就做好计划只要分行开业典礼一结束便能迅速在上海将中储券铺开,到时候法币将会成为非法货币而中储券才是真正的“法币”。
周冬凛问他方不方便透露用什么方法,季翔卿倒也不避讳用手比了个手枪的姿势:
“整个租界都在南京政府和日军的包围下,重庆政府手再长想伸进来谈何容易,周总裁已经接纳了我的建议,到时候就用中储券给特工总部的特工发工资,拿了钱他们总得用吧,到时候谁要是拒收。”:
季翔卿说着摇了摇手里的“枪”:
“要钱还是要命自己选!”
“这样会不会影响不太好,毕竟现在公共租界还是在工部局管辖之下,强行推新货币会让其他国家对南京政府的合法性产生质疑。”
“质疑?他们英美人本来也没承认南京政府,威信都是枪杆子里打出来的,周处长您正好负责这一块,我今天来也是请您帮着和工部局协调一下,如果工部局能帮着推行中储券,这样就省的闹不愉快了。”
“这倒是不太容易,毕竟英美两国认定的中国唯一货币还是法币,在这里做生意的外国人挣了法币最后要通过官方渠道兑换成英镑和美元回到自己的国家,中储券如果英美不承认对那些外商来说就是...”
周冬凛本想说“废纸一张”,最后忍住了给了季翔卿一个笑脸。
季翔卿知道周冬凛的意思,打包票道:
“我们中储券和法币1:1等值兑换,如果这些外商担心兑付问题可以购买货物再运出去,货物可是实打实的不存在任何信用问题。”
周冬凛心说:
“你说的倒是简单,货物全在日本人管控之下,现在能自由买卖的只有房子,其他东西别说往外运了,能先运进上海都困难重重。”
他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