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9 章 理想国(完)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行其道,原本满口之乎者也的文士们现在张口科学闭口科学,汴梁城中更是出现了很多以科学兴趣为目的的学会。

    与此同时,百工百业的地位和待遇也更高了。

    但和古板文人们想的不同,文学并未衰落,反倒因为印刷和纸张等相关行业的飞速发展,同样也变得更加繁荣,甚至这几年来还涌现了很多颇具影响力的报纸和周刊月刊等。

    除了一些政论之外,朝廷的管制并不太严格,于是更加欣欣向荣。

    此时,拥有好几份周刊干股的苏轼正围着这机械称赞不已:“这就是仙画中曾经出现过的蒸汽机吧?没想到真的被存中你给折腾出来了,甚妙,甚妙!”

    欧阳修拧起眉头:“感觉可以发挥出很大的作用,但却一时不知该用在何处。”

    他对机械一道并无太多经验,想象力还没插上翅膀。

    反倒是王安石神色凝重:“按照仙画中的呈现,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到此物。”

    火车、纺织工厂、各行各业......他一开始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的,这可是划时代的产物,但现在冷静下来之后却又有所担忧。

    “诸位(),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个问题。他问?()_[((),“如今的织机,一个织布工坊可以养活最少十位织布工。但若是用上了更先进的机械,那或许,只需要一半甚至是更少的织布工就行了。”

    那剩下的那些织布工,又该以什么为生呢?

    这的确是个问题。

    反倒是苏轼和沈括很是乐观:“我倒是觉得,现在想这个还有点早。后世如此发达,人们似乎都各自有各自的位置。”

    “然也。”苏颂点头,“密切防范,等问题来了再来商议对策不迟。总不能因噎废食,得向前看。”

    王安石的神态稍微松弛了一点,对着苏颂拱拱手:“如此说,也有道理。”

    一众人等继续围着沈括:“让技师再加一点煤炭看看。”

    等他们确定好此物的价值,就可以上疏给官家了。

    ......

    明朝。

    王婉清身着马面裙,手里捧着几本书匆匆的走进金陵大学的老师办公场所。

    正在批改学生作业的马瀛蓬放下笔:“来了?可拿到了?”

    如今的马瀛蓬的头发已经白了打扮,但看上去依然温婉,只是眼神却是坚定从容,神采之间甚至让人不敢直视。

    王婉清将手中的书交给她,露出一个笑容:“刚拿到的,马上就送过来了。”

    马瀛蓬给了她一个赞许的眼神。

    王婉清是她的助教,现在金陵大学的夫子们每一个人都很忙碌,因此大学给每位老师都配了助教。她在一群名单里面选择了王婉清——这女子的成绩并不算是最好的,但是马瀛蓬却觉得她是可造之材。

    毕竟,即使是现在,也不是所有的女人都能够勇敢的和自己的丈夫和离,经受折磨后又能奋力考进金陵大学。

    这个从徽州的绣楼高阁上走下来的姑娘,如今找到了另外一条路。

    马瀛蓬看了看书籍上的封皮,满意极了:“待我琢磨透了,再来教授你。”

    王婉清笑道:“不急,上次您教的我还要巩固一下。”

    她拿到手的是从欧洲那边传过来的一些数学书籍,刚让人翻译成为大明文字。马瀛蓬数学出色、天文学也是翘楚,但是唯独于语言一道实在没什么天分。

    自从大明开放了海禁,并且由很多人经由西域前往中亚和欧洲之后,大明与外界的来往就变多了,各方面的书籍都传了进来。

    马瀛蓬啃这些书啃得有些艰难,但没关系,现在的大明,鸿胪寺有专门的翻译官,金陵大学里也有着自己的翻译。

    这些翻译官,有的是大明人,有的甚至就是西方人。

    这些年,陆续有西方的传教士和客商前来,还有专门来大明求学的。据他们所说,如今的东方帝国和他们的大学在欧洲声名赫赫。

    朝廷秉持着开放的态度,对此是接纳的,只是对于前者的管束很严格,而对于后者,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开放。

    保密策略,经过仙画的宣传后已然深入

    ()    人心。

    据说,在南方的几个港口城市,外国人更多,通婚情况也屡见不鲜。

    大明,松江府。

    原本松江府只是江南一带一个寻常的地方,自从开始种植棉花并且使用黄道婆所发明出来的纺织机之后,这里就逐渐成为了天下衣被中心。

    无数的客商捧着金银来这里采购用松江棉织出来的夏布。最细腻的那一等,给达官贵人们穿,最粗陋的那一等,让平民们也可以购买无忧,主打一个丰俭由人。

    松江府由此大修码头,客商的船可沿着长江丛内陆等地直达,同时又连接着东海,船运发达,这也让它的商贸更是繁盛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