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 第(3/14)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如以往了。可别再继续冷下去了。

    李时珍想起张仲景所在的东汉,忽然就有些忧心。

    【娇耳就是饺子的雏形。这汤呢,就叫做“祛寒汤”。】

    【一份饺子一份祛寒汤。老百姓们吃了之后,浑身发热,将寒气从身体里赶了出去,冻疮也就慢慢的好了。】

    【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冬至吃饺子也就慢慢的流传了下来,所谓“冬至不吃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就出自这里。】

    【张仲景还特别擅长方剂,中医里的十大名方,他就贡献了四个,小青龙汤、大承气汤、小柴胡汤、五苓散。这里面就连up主这个不是学医的也听说过小柴胡汤,赫赫有名呐。】

    【而且张仲景特别为贫苦百姓着想,很少开特别名贵的药方,用的都是常见的普通药材。】中年张仲景在游历天下的时候见有人请了巫祝来为一位老者做法。

    他相询之下才知道,这位老者刚刚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老伴也悲伤过世,成日精神恍惚,昏昏沉沉,就想让巫祝做法来安神。

    巫祝做法走后,张仲景自荐为他诊治,熬汤喂老者服下。没想到半日之后,老者就清醒了过来,不再浑噩。

    围观众人以为他用了什么贵重药材。

    张仲景笑道为众人解释: “其实不过是甘麦和大枣而已。这世界上哪有什么鬼神呢?不过都是些骗子罢了。甘麦和大枣可安神,调心,正好对症。

    【他的《伤寒杂病论》里面收录了269个方剂,被称为“方书之祖”,现在中医院的学生们依然要学这本书,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性。】

    【而《伤寒杂病论》也是他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成就!】【要聊这本书,就必须聊一下当时的大环境。】

    在张仲景之前的年代,宫廷之中,甚至是民间的百姓人家,都在努力的记着仙画上出现的这些方子。

    甘麦和大枣都不算难得之物,关键时候这种汤方可是能救命的。李世民凝神想了想: 这甘麦大枣汤好像朕都曾经喝过。这医圣出手果然不同凡响。

    孙思邈却随着仙画的提醒想到了这位医学先辈当时所处的环境,不由得眯起了眼,总觉得仙画要像之前一样,抛出一些了不得的言论!

    他也顾不上自己的丹炉了,站起了身。

    小童有些不解自己的师傅为何忽然变得如此端凝紧张,甚至是如临大敌一般。

    师傅?

    孙思邈摸了摸他的颅顶,淡淡道: 建安年间,大疫盛行啊!

    【在张仲景生活的建安年间,是华夏古代史上瘟疫频发的一年,或者也可以说是华夏瘟疫史的一个开端。现在大家都知道,瘟疫来自于病毒病菌的传播,只要人口流动变多,瘟疫自然就会慢慢的变多。像秦朝的时候,瘟疫可能就是麻风病,也就是疠。后来,和匈奴西域那边的来往变多,各种不同的病毒也就随之而来,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就是这么一个病毒的爆发期。】

    路小柒剪了一个后世比较常见的病毒传播小视频。

    在显微镜的放大下,一只老鼠身上布满了病菌。

    它溜到一户人家,身上的虱子就留了下来,然后这些虱子在主人身上寄生,病菌也就跟着带了过去。

    一个个像是小球但是上面又有着许多触手突起的病毒附着在人身上。

    当这人在和家里人一起吃饭的时候,病毒从唾液里混入到了饭菜中,然后进入到了家人口中;当这人在公司上班的时候,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病毒就被沾染在了他的桌椅和面前文件上;当这人在电梯里和其他人挤着的时候,病毒在呼吸之间就被他呼出到空气中。

    东汉。

    张仲景本来端坐在书桌之前写脉案,书桌旁的窗户被打开,透过窗户他可以看到天幕。但看到这一段时,他的呼吸却忍不住变得急促起来。

    这是……

    这是!

    他将手中毛笔一扔,也顾不得脉案,直接奔到了室外,站在天井之中,甚至还踉跄了一

    下,可见其心情之激动。

    原本散在四处忙活着的弟子们也都围了过来。

    师父,瘟疫!有弟子惊呼出声,''''帝颛顼有三子,有一子常居江水,被称为“瘟鬼。''''③

    那些仙画上出现的各种奇形怪状的东西难道就是“瘟鬼”?

    有风吹来,张仲景的衣袖被吹起。

    他喃喃念道自己听到的: 瘟疫来自于病毒病菌的传播……病

    【请收藏本站q.yfwaji.】您现在阅读的是《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50-60

    毒病菌是何物?不止是张仲景,各个朝代能够看到仙画的医生大夫们都沸腾了。

    孙思邈皱眉在想,那不断放大的景象是否是由那奇形怪状的仪器所看到的?那仪器又是什么?李时珍失手打碎了身边的茶杯,茶水泼在身上却全无感觉,惊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