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条理清晰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个别深山老林,早就光秃秃了,尤其是北方平原地带。其实想想历史上的经济文化中心是怎么变化的就知道了,刚开始在关中和河南,唐以后,前者失去了自持能力,后者也渐渐不足以维持中心地位,通盘考虑后,就往华北迁移,但是,五六百年的消耗,也差不多到了极限,过去的三四十年开始有点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的意识,其实是咱们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工业可以反哺农业了……”

    

    老黄说的,金尚也稍微了解一点,搁在前世,叫做马尔萨斯陷阱,人口增长是几何的,自然资源是线性的,于是矛盾就产生了。

    

    没有海量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结果就是如此,这一世的祖国,实力更强一点,采取的就是往外拓展的手段,可在达到理论辐射的上限后,不得不采取另外的方式来变通。

    

    羁縻,关键港口和岛屿控制,间接影响文化圈内的国家,建立缓冲区等等。

    

    见金尚若有所思,黄正廓悠悠地说道:

    

    “去年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出来了,京城以增幅百分之八点九居首,全国百分之六点一,从世界第八升到第七,你觉得,这个表现如何?”

    

    “贻笑大方,徒惹人笑。所谓的gdp排名,只是统计口径的游戏,如果咱们完全放开资本市场,或者采取和西方一样的计算方法,很可能会在第三或者第四的位置,刺激一下,前二的希望极大。”

    

    毕竟体量如此之大,稍微增加一点,总量就极其夸张。

    

    真要堆叠gdp总量,多放开一些金融衍生品,交易量起来了,gdp唰唰往上涨,可那有什么用?

    

    实业空心化的后果,很严重。

    

    “gdp这个东西吧,你不能说它没有意义,它还是能反映总体经济活力的,但……不用把它看得太重要,只能作为重要参考,顺便忽悠一下不懂行的中小国家。其实聪明人都知道,咱们……几百年的积累,不知道有多少积累藏富于民,富可敌国的隐形财团都有好多个,只是出于一贯以来的韬光养晦策略而没有显示出来罢了……”

    

    重实质而轻虚名,在近半个世纪里安静地渡过低潮期,以待时变,再度复兴。

    

    “确实,没有必要争一时之长短,世事变幻,沧海桑田,其他换了一茬又一茬,咱们还在,这就是成功。”

    

    对文明来说,需要考虑的是能不能挺到下个世纪,对个别小丑来说,在意的是能不能挺过下周。

    

    “说回到眼前,如今和古代的模式有点不一样,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精细化管理的成本越来越高,不可能有那么多"全能战士"样样精通,什么都拿手。一百多年前,熟读圣贤书,了解精义,就够了,现在不仅数理化要粗通,各种学派的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多多少少都要懂一点,还要跟得上时代,了解最新的变化,才能不被淘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抓大放小,但传统的四书五经已经不够用了,于是……”

    

    “金融……资本的力量就应运而生?”

    

    如此答案,让黄正廓十分赞许且欣慰点点点头:

    

    “古代有一句俗语,"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县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基层办事人员,叫胥吏,知道吧?古装剧里很多,大多是反派丑角,用来衬托正面人物的。而现在的金融资本,其角色一定程度上,替代了胥吏这一阶层的作用,用市场这一"看不见"的大手,来动态调节供需变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补充作用。成熟的经济模式下,不管你愿不愿意,它们都在那里,作用或大或小,但一定不可或缺,否则……”

    

    顿了顿后,黄正廓盯着金尚的面容,郑重地问道:

    

    “一旦官方直接下场处理,你觉得会发生什么?”

    

    金尚犹豫了一会,后很沉着地答道:

    

    “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你……果然比我想象中的要优秀,不全是家传的"天命"加持的结果。聪不聪明,只看头脑是不是发达,可有没有智慧,却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我也是不久之前,模模糊糊意识到了一点。”

    

    “哪怕是急智,也很好了,你爷爷当初花了十年才摸到一点皮毛。”

    

    老黄总是喜欢将黄修旻和金尚这对爷孙来比较,说明当初他是多么看好自己的嫡长子,对金尚的期望有多高。

    

    “说回到你现在遇到的问题,基础运营商的拆分改制,铁塔公司独立运营,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