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回忆往事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1904年,农历甲辰龙年夏天…

    也就是清光绪三十年。

    暴雨过后,坟地村的怪叫声特别的明显,甚至相隔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一声声“呜呜呜”的低吼传来,不禁让人汗毛直立。

    这样的怪叫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锁龙井的传说。有些老人则表示,这次的吼叫声非比寻常,感觉地面都在颤抖,声音就从脚底下传来,跟前几十年的根本就不一样。

    而就在这时,西北方天降火球,在漆黑的夜空中,烧红了半边天。有经验的老者则认为,这恐怕预示着某种灾难的来临,天有异象、地也哀鸣!

    那时的姜老叔公还很年轻,常年在外面做生意,很少回到坟地村,但是他家资颇丰、关系熟络,村里的老者则托人让他回来,帮忙处理这十万火急的事情。

    姜金玉还是回来了,村前村后、屋里屋外走了一遍,一筹莫展,地下的响声还是会时不时的传来,而那个巨大的火球,落到深山的乱石堆里,变成了焦黑的一块陨石…

    只有报官,别无他法!

    姜金玉就带人来到县衙里,因为向来与县令熟识,县令派来了很多官差衙役,前往坟地村一探究竟,并让师爷记录在案,并把这件事收录到本县《县志》里面。

    官差衙役的到来,吸引了大批的老百姓前来围观,一时间,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赶了过来,人头攒动、络绎不绝,都纷纷跑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里凑热闹。

    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报官以后,官府也没有做出让人心悦诚服的事迹出来,没有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

    衙役们只是测测井里的水质,巡视村庄有没有塌陷的情况,山上的岩石有无滑坡的迹象,而对于地下传来的吼叫声,他们却置若罔闻、视而不见…

    用县令的话来说,天上的神仙,地府里的阎罗王,他们也管不了。这叫声是不是龙,他们也无从验证,如果说非要衙役们冒险钻到地洞里去查看,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姜金玉也清楚的明白,县令大人的意思就是,只要不发生自然灾害和人员伤亡,这事就算翻篇过去了,就是告到直隶总督大人那里都没有用。

    姜金玉于是告辞离开了坟地村,到外地做买卖去了,前脚他们刚走,夜晚村上就来了一伙人…

    没错,这伙人就是霍啸天带领的盗墓贼,坟地村里的龙吟他们早就有所耳闻,他们来这里,可不是来凑热闹的,而是为了太平天国的宝藏而来。

    当时的郭半仙也很年轻,相貌堂堂,风流倜傥,在队伍里面担任军师之职,负责调度指挥、出谋划策,其实在前些日子,他们的人早就在这里踩点谋划了。

    当时是暴雨刚过,水位上涨,枯井里面全部都是水,他们当时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手急摸不着热屁股,只能眼睁睁的等待,终于枯井里面的水都消失不见了。

    他们趁着夜黑风高,悄悄潜到枯井周围,带着绳索和装备,同样是找到洞口和石块,很快就打开钻了进去,对于盗墓出身的他们来说,这些操作真的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被大水泡过的隧道就是不一样,到处都是淤泥和泥坑,他们一脚进一脚出的在里面艰难的行走着,令他们感到惊奇的是,这条隧道居然挖了这么长…

    结果走了很长的时间,钻出隧道的一刹那,他们都乐了,几十口人,每个人都像一条光滑的泥鳅,浑身都是泥浆和黏泥。

    果然不出郭半仙所料,就在这小山村的地下,居然隐藏着这么大一个天然洞穴,里面还有暗河,众人震惊之余,都争先恐后的河边去清洗。

    虽说是夏天,洞穴里面特别的冰凉和清爽,在喝上几口沁人心脾的河水,那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

    夜晚的洞穴一片漆黑,他们手持火把,也没有发现 什么特殊的东西,一路行色匆匆,往洞穴深处走去…

    结果没走多远,他们就岸边发现了十几艘渔船,还发现了战死在这里的清军尸体,同样是已经化为了白骨,在火光的照耀下,白骨显得格外的阴森。

    霍啸天则扯着粗嗓子说道: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这十几艘渔船到底是谁的?怎么会有序的摆放在这里?”

    郭半仙看到了船上遗留的物品,兴奋的说道:

    “确定是北伐军的船只,船舱里有他们残留的衣物、旗帜,甚至还有散落的银钱铜币。我有一点点的疑问,清军为什么没有占用这些渔船,而进入到洞穴人最深处,去寻找宝藏的秘密,这不就是半途而废,前功尽弃了吗?”

    霍啸天指着地上的白骨说道:

    “他们肯定是遇到了危险,死伤惨重,被迫撤军的,根本就没有能力和时间,再去探索洞穴里面的宝藏和秘密了。”

    小弟们兴奋异常,连连说道:

    “大哥他们不去我们去,真的是白捡了这么大的便宜,这就叫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白给的富贵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