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农家子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时,见他有了反应,立刻带着人走到渡口长桥上,只当是看风景。

    张弗庸望着许栀和,领会了汤昭云的话……记忆中栀和还是一个小丫头。可不知不觉,她已经过了十六,出落得亭亭玉立。

    也确实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

    张弗庸收回飘飞的思绪,含笑道:“栀和,昨日夜里你舅母与我道,姑娘大了,该相看人家了,又担心她问你你不自在,故而让我打听打听你的意思。”

    许栀和有些怔愣地看着张弗庸。

    张弗庸只当是许栀和害羞,语气放和缓了不少,“栀和不必害羞,小舅和舅母都不是外人……不知道栀和喜欢什么样子的人,比方身量几何,相貌怎样……你说了,我和你舅母才好替你张罗,帮你相看。”

    许栀和知道小舅和小舅母都是实打实地为她好。

    有他们把关,介绍的公子人品自然不会差。

    她心中温暖,沉吟了一会儿,而后面容带上一丝薄红,“小舅若是有空,栀和想带小舅去个地方。”

    张弗庸被她勾起了好奇心。

    “什么地方?”

    许栀和卖了一个关子,“小舅去了就知道了。”

    张弗庸见许栀和神采奕奕,眸如灿星,心底猜到了几分,不禁有些好笑。

    怪不得如此急迫,请他过来。

    ——原来心中已经有了盘算。

    张弗庸没有点破,只道:“等我片刻,我去和你小舅母说一声。”

    许栀和:“这是应当的。”

    张弗庸去了片刻,折返回来,笑道:“妥了,走罢!”

    百川书院门口,青袍书生坐在廊下,手中翻着一本书,神情从容淡定,并不为街道上来人行人的侧目而动容分毫。

    他的手边还有一垒书,阳光下,书封的墨蓝色显眼的很。

    陈允渡望着书上的文字,心思却没有落在书中的圣人言上……

    那日和姑娘……他那日看呆住了,报了                                                自己名姓,却忘记询问姑娘名讳,暂且称为那位姑娘吧……约好十日后见面,却没约好是什么时辰……

    也不知道那位姑娘忘记了没有。

    陈允渡漫无边际地想着,目光落在《岳阳楼记》上,又忍不住微微一笑。

    光是想着可以与她见面,心中便忍不住升起一股期待。

    ……

    许栀和站在百川书院门外,果不其然看见了少年的身影。

    她心底松了一口气,朝向张弗庸,遥遥指着陈允渡的身影,“小舅,我嫁给他。”

    张弗庸望着看着只有十六七岁的少年,忍不住哈哈笑了出来,笑声爽朗开怀:

    “栀和,莫要寻你小舅开心!”

    他一路过来,心中半是欣慰半是纠结。现在真见到了人,他反倒松了一口气。

    十六七岁的孩子,模样倒是生得好看,只是还穿着书生青袍,还在念书……估计也就是许栀和随手一指,当不得真。

    他自顾自笑得开心,还准备记下来,等坐船途中和汤娘子说笑。笑着笑着,他神色渐渐严肃了起来,望着许栀和不像说笑的脸,

    “……你来真的?”

    许栀和:“自然是真的。”

    张弗庸当即变了脸色,沉着脸望着许栀和,“胡闹!他尚未弱冠,年纪还小,且还在考取功名……便是你有心,他家里人又怎么会同意?”

    再者,他压低了声音道:“况且,他还只是个农家子。”

    张弗庸自己便是农家子出身,自然不会看不上农家子,只是他和汤昭云成婚之后,知道她的不易,心底多多少少,舍不得让许栀和受这份苦。

    许栀和拉着张弗庸的袖子,“小舅,你信我一回……”

    “……别来这套。”张弗庸打定主意,板着脸,“我且问你,你和这农家子,可熟识?”

    许栀和本想着先和陈允渡偶遇几次,培养感情,可是魏县尉之事事发突然,她被打乱了节奏。

    听到张弗庸的问话,许栀和抿了抿嘴角,小声道:“只见过一面。”

    只见过一面?!

    一面……

    张弗庸眼前一白,恨不能当场晕过去。

    原以为吕氏和许县令偏心昏庸,谁知道外甥女也不是一个脑子不清楚的。

    张弗庸虎着一张脸瞪着许栀和,指着她的脑门道:“你!你糊涂!”

    ……这确实是许栀和始料未及的。

    许栀和无从为自己辩白,受了张弗庸的这一句训斥。

    张弗庸背过身,来回踱步,时而叹息,时而瞄一眼许栀和,见她站得端端正正,心口憋着的一口气发作不出来,只能恨恨地跺着地。

    怪他不常来看望外甥女,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