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定八荒,唐代隋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隋朝幼帝禅位,大唐初立。
李渊的登基大典就此开始,看着这一幕的叶迟开口。
“隋朝大业十四年,唐武德元年,也就是公元618年五月,隋帝杨侑在种种窘迫之下被迫禅位于高祖皇帝,而杨侑被后世称之为隋恭帝。高祖皇帝改国号为唐,而陛下当时被封为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晋封秦王,加授雍州牧。六月,唐朝丰州总管张长逊进击宗罗睺,西秦霸王薛举率全部兵力前往救援并进击泾州,屯驻于析墌。七月,时为秦王的陛下奉命前去阻敌,兵进高墌城。”
李世民听及此处,脸上露出了失望之色道:“此战因朕得病,下属贸然迎战,导致大败。”
高墌城城墙之上,李世民看着城下的秦军道:“薛举前来攻打泾州为的是救援宗罗睺,来的急,想必所带粮草肯定不多,必会选择尽快结局战斗,他想要速战速决,我偏要让他像是热锅上的蚂蚁那样急躁不安,以此消耗他的耐心,诸位将军固守城池,不要恋战知道吗?”
此刻行军司马殷峤却是不赞同道:“大帅,我们现在兵多将广,怎么可以怕他一个薛举,这不是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吗?属下建议,趁着我们士气正盛,可以一举歼灭,若是时间长了僵持下去,难免对我们大军也是有所士气打击,所以属下倒是建议速战!”
李世民看向了殷峤,知道他也是为了大局着想,只不过现在出兵实非良机,于是说道:“殷司马所言不假,只是我们大军也是刚刚进驻城中,尚需恢复,而且我们也并不了解他们的情况,所以还是不要冒进,等他们粮草消耗殆尽,士气低落的时候,再出城一举歼灭他们。”
殷峤刚要开口,一旁的行军长史刘文静打断了他:“大帅之言说的很有道理,殷兄所言也在情理之中,不如先在城中休整一天,然后再做打算,先观察一番,这样也是知己知彼,如果太过于贸然出战,那么也不见得是件好事。殷兄,依你所见,是不是这个道理?”
殷峤闻言看着刘文静看向自己的眼神,明白了刘文静的意思,于是对着李世民行了一礼道:“大帅,是属下未能分清形势,这就安排将士们好生休息。”
李世民并未因殷峤的话而不满,笑着道:“同为大唐效力,这都是分内之事,就有劳殷司马去安排了。”
高墌城中一直没有动静,叶迟与李世民二人就这样看着城墙下的人开始在城墙下面大肆的叫骂着,甚至连李世民的祖宗八代都骂了一个遍,殷峤等人早就急不可耐,要不是刘文静拦着,怕是早就出兵了。
“这该死的薛举,嘴上居然比朕听到的骂的都很,幸亏当时朕重病不起,不然朕都担心自己忍受不住亲自带兵出城斩杀了这厮!”李世民双眼犀利的看着这家伙,恨不得一刀斩了他。
“呵呵,陛下尚且如此,更不用说这殷峤了,他劝说了刘文静,却最终导致大败,浅水原之战,唐军损失惨重,陛下不得不率领残兵撤退,从头谋划,而殷峤与刘文静因此削职。不过不久后薛举病逝,自此陛下连连大捷,而作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殷峤最后也得以重返朝廷,为国效力。”
“是啊,殷峤大破卫文升,虽败于薛举之手,却在平薛仁杲中也立下功勋,得意恢复官爵,其后又在王世充与窦建德之战中屡立战功,被封为郧国公,只可惜在讨伐刘黑闼之时去世,着为可惜啊!”李世民的叹息,这也是他对于自己的亲近之臣的感情所在,毕竟能够位列凌烟阁的人,哪个不是生死兄弟。
叶迟看着李世民的惋惜之色,随之手一挥,却是李世民征战各处的场面。
“时陛下于公元620年,北击宋金刚,率领降将尉迟恭等人击败宋金刚,刘武周自知难以支撑下去,率领残部进入突厥,后来想要返回上谷被突厥人所杀。”
“公元621年,陛下大破王世充与窦建德,率领秦王府的众位将军擒获了王世充与窦建德,就连他们手下的单雄信、段达等人都被一一擒获,送到了大兴城也就是长安,高祖皇帝极为高兴,这对于太子李建成所不能比拟的。”
“陛下平定四方诸侯的功绩让高祖皇帝极为看重,加陛下为天策上将封号、陕东道大行台,位在王公之上,享有食邑共三万户,直到公元624年江南的辅公祏势力被彻底消灭,大唐终于统一全国,而此刻的陛下则是在攻读典籍,充实自己,开办文学馆以接待四方的英才,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等十八学士,每次在轮流值班的值班的时候,他都会降低身份于他们讨论经义。随后大唐又经历了一些小规模的起义,只不过已经影响不了什么了,但是此刻的突厥却是不安分了起来,公元624年突厥颉利、突利两位可汗入侵原州,扰乱关中之地。”
说到此处,年轻的秦王出现了。
李世民跪倒在地:“陛下,晋阳起兵入驻隋朝的大兴城,为的是什么?这里是秦朝的咸阳,大汉的长安,龙脉之所在,代表的是神圣的帝王之城。就算是不在此建都,那突厥每年不一样也是前来掠夺财物和百姓吗?”
李渊见状冷声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