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第(1/4)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顾辙对那些博士生的分批面试,足足延续了两个小时。

    这点时间虽然不足以摸清他们的学术实力,却多多少少能摸清他们的人格禀赋、学习动机。

    顾辙相信能读完东海大学博士学位的,学术能力都不会太差。前面已经有教授们帮忙把关过一遍了。

    面试结束后,顾辙非常礼貌地送每一批博士离开,满面春风地说周末绝对会给他们一个答复。

    但是实际上,顾辙并没有真的让他们等那么久——这周末跟国庆长假连在一起,一等就是七天。事业心重的人肯定会牵肠挂肚。

    所以,  所谓的“统一等周末通知”,不过是跟其他用人单位的例行公事一样,给落选的人留点面子,免得当众刷人。

    实际上,离开实验室后不到一个小时,顾辙就把正式的通知短信和邮件发了过去。

    就像很多警告者为了避免受害者紧张,都会选择“我数到三,三”。

    他一共录用了五个人,聚酯研究的两个,化学沉积法方向的一个,材料物理的两个。薪酬方面绝对能让人满意。

    研究聚酯的那俩都是郑教授带的,其中一个是之前已经拿到两桶油聚酯研究所offer的魏一平。

    他是跟刺头陈凡一起来的,陈凡被刷了,魏一平却没太大野心,属于“哪怕当不了实验室小老板也行”,所以虽然才华不算最出众,但顾辙觉得他态度还算心平气和,做事倒也认真,  作为储备多留一个也没问题。

    另一个聚酯方向的博士,  比陈凡和魏一平还高一届,名叫沈明博,  也就是那个之前暑假时就已经毕业、但还在找工作的家伙。

    顾辙考察了一下之后,意外发现沈明博学术挺不错,至少比魏一平强,只是情商低。

    沈明博之前找过一次工作,被用人单位忽悠、误信了关于待遇的虚假承诺。最后发现很多承诺都兑现不了,一怒之下就重新继续找,丢了应届生身份。

    顾辙这种小公司就无所谓了,他最不在乎的就是应届生身份或者档案这些体制内看重的形式,他最大的优势就是灵活。

    对顾辙来说,找个学术上有水平、只是情商低的实验室负责人,也算是赚到了。反正顾辙有把握亲自掌控好学术方向,人尽其用。

    顾辙录用的那个化学沉积法方向的博士,名叫金灿,不是郑教授带的。具体主攻的细分方向是液相沉积法,方向问题不大,可以招进来之后再补全一点知识结构,边做边学。

    最后两个物理学博士,分别叫李怡然和费哲轩,论学术功底,似乎还是费哲轩稍强,但顾辙摸底之后,  发现李怡然的学习动机更纯正一些,科研探索的态度也相对好一点。

    他就乾纲独断选了李怡然做未来物理实验室的负责人——必须澄清一点,这个李怡然虽然是女生,但长得也不算多漂亮,毕竟学物理的女人能漂亮到哪儿去。

    顾辙选人时的考量因素,跟性别完全无关,他也不至于变态到对比自己老八九岁的老女人有兴趣。

    被录用的五人对于这个结果自然是满意的,收到短信之后立刻检查了一下邮件,然后礼貌地回复表示了感谢。

    他们也很低调,知道这种时候不能张扬显摆,所以也完全没跟落选的那四位同学联系,免得刺激到别人。

    当然,顾辙会单独给那四个落选的博士发邮件、稍作解释表示惋惜,这些基本操作自不必提。

    ……

    顾辙本以为这事儿就这么低调处理过去了,双方皆大欢喜,落选的人也保住了面子。

    然而,他还是稍稍小看了这个时代东海大学博士们的自尊心。

    面对顾辙的筛选结果,还是有一两个人第一时间私下找了他们的导师,表达了自己的困惑,或者是对招聘原则不公的质疑。

    很多人也不是非要来顾辙这儿,但就是要个说法。来都来了,不明不白觉得自己比同学差,心高气傲的人受不了。

    主动离开的陈凡,就到郑教授那儿稍稍吐槽了两句,暗示顾辙武断专行、学术上怕是不能容人。

    郑教授对陈凡的学术科研能力还是欣赏的,但他也知道顾辙的科研能力,绝对更在陈凡之上。两个心高气傲都要自己说了算的人,无法好好合作,倒也正常。

    所以他只是安抚了陈凡几句,把这事儿压下了,不跟顾辙提起。

    可惜,仅仅半小时后,正要下班的郑教授,又接到一个同事的电话,是物科院教授谭国荣打过来的,跟郑教授聊起刚才帮忙拉博士去顾辙那应聘的事儿。

    谭教授在电话里颇有几分兴师问罪的不爽:“小郑啊,我给你介绍了几个人去顾辙那儿,他能选中两个,也算是件好事。

    但听回来的学生说,他连我名下最得意的学生孙剑涛都刷了,反而留下了李怡然他们几个。我想了解一下顾辙的用人标准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不是质疑,我也理解企业的独到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