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大家都很烦,只有武从文喜事连连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大名府。

    大宋河北东路制置使宇文虚中,在府衙里坐立不安。

    前一段时间辽国境内闹马贼他是知道的,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闹得那么大!

    根据探子回报,尽管没有一座辽国城池被破,可大半个南京道的乡下全都被打烂了!

    这本来是件好事,可如今竟然有数万人南下入境,这就让他头疼了。

    自澶渊之盟后的两百年里,只有辽国军队南下打草谷,哪有大股辽国百姓投奔大宋的事情发生?

    宇文虚中觉得自己身子骨弱,接不住这泼天的功劳!

    可人家也没打算和自己商量,飞报的快马估计刚进汴梁,数万人的队伍已经过了河间府。

    宇文虚中也不敢管,那可都是不要命的猛人,契丹人都被搞得灰头土脸,自己派兵堵着路不让过?

    是嫌命太长了吗!

    他都怀疑自己真敢那么做,这个大名府能不能守得住......

    身在汴梁的童贯也很烦。

    他烦的是那数万辽国逃民,为何不从西边入境?

    自己还兼着河北西路制置使的职务,宇文虚中接不住的功劳,自己能接得住啊!

    不过童贯心里还是很高兴,北伐还没开打就有数万辽国百姓来投,这绝对是“旗未开便得胜”的好兆头啊!

    和童贯有同样想法的还有宋徽宗赵佶,他是朝中北伐派的总后台。

    原因很简单,契丹人已经被女真人打得奄奄一息了,北伐根本就是去摘果子!

    宋金两国海上之盟约定,南北夹击灭了辽国之后,燕云十六州就是大宋的。

    丢失数百年的汉家故地能在自己手上夺回,这功绩,去封个禅一点儿也不过分吧!

    收到宇文虚中急报的次日,童贯在早朝上奏请徽宗,不仅允许辽国逃民入境,还要责令地方官员妥善安置。

    这本就是君臣二人提前商量好的,赵佶当即准奏。

    朝堂上的主和派也很罕见的没唱反调,如今宋金盟约已成,北伐更是已经箭在弦上,这种情况下再去反对这种天大的“祥瑞”,是脑子里有水吗?!

    主站、主和、皇帝三方一致,剩下的中间派还能干啥?

    跪下高呼“天佑大宋、官家圣明”吧!

    ......

    北宋这个朝代吧,整个官僚系统就是为了内部稳定而设计的,所以官员打仗不行,处理地方事务还算有两把刷子。

    圣旨一下,河北东路上下立刻就动了起来。

    可等他们准备好安置这群逃民之时,却发现这数万人在大名府北边突然拐了个弯儿,向东奔着京东西路去了!

    宇文虚中懵逼了。

    怎么着?看不起我?不稀罕留在河北东路?!

    可转念一想:算了,看不起就看不起吧,真留下自己还得出钱、出粮、出力!反正又不是本官赶他们走的!

    于是又是一封奏报飞送汴梁。

    然后就轮到宋徽宗赵佶懵逼了。

    啥意思?这都进入大宋境内了,不是应该停下来等待朝廷赈济和安置吗?

    这伙人到底是不是难民啊?!

    赵佶猜的没错,这些人还就真不是纯粹的难民,里头藏着好几千领头羊。

    武从文好不容易拐回来的人口,怎么舍得送给别人?必须得带回梁山啊!

    至于养不养得起?

    武从文表示:老子凭啥自己养?郓州的地方官是他妈摆设吗?

    他猜得没错,朝廷旨意很快就下来了----着京东西路各州府妥善安置!

    原因也很简单。

    首先,把人再赶回去不现实,弄不好就是民变。

    其次,不留在河北西路也好,那里是宋辽前线,万一难民里混有契丹人的奸细,很可能会影响即将开始的北伐。

    最后,京东西路正好缺人。

    梁山贼招安前大闹地方,南下时又裹挟了大量青壮,搞得本该富庶的山东之地大片良田撂荒。

    就这样,武从文的所有战略构想,就以这样一种机缘巧合的方式初步达成了!

    然后......

    这货就上瘾了!

    “妈的!怪不得那么多人喜欢当强盗,这来钱是真快啊!”

    武从文斜倚在床上,轻轻搂着老婆大发感慨。

    “大郎,真的有五十多万两?”

    潘金莲用手捂着小嘴,也是一脸惊讶。

    武从文很严肃的纠正道:“是白银五十三万一千一百四十七两,黄金三万七千八百九十两!”

    “呀!我家大郎真厉害!”

    武从文看着老婆那满眼崇拜的小模样,忍不住低头在她脸上狠狠“吧唧”了一口。

    虽然老夫老妻,潘金莲还是瞬间羞红了脸,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