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董卓旧部合解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八月份的时候,原本一直处于混乱无序状态的三辅地区,竟然迎来了一段短暂而宝贵的和平时期。m.sanguwu.cc这一切都源于原董卓旧部之间经过一番激烈的谈判和协商,最终达成了一系列神秘的协议。在这些协议的约束下,各方势力都巧妙地各取所需,如愿以偿地获得了相应的爵位和官职。

    

    其中,李傕凭借其过人的权谋和手段,成功晋升为车骑将军,并拥有开府司同三公的殊荣,同时还兼任着司隶校尉一职。不仅如此,他更是被赐予了假节的特权,封号为池阳侯,从而一跃成为董卓旧部中的头号人物。

    

    郭汜也不甘示弱,被册封为后将军,获封美阳侯;樊稠则荣任右将军,受封万年侯。至于张济,则被封为镇南将军,负责外出屯驻弘农一带,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与此同时,足智多谋的李儒出任汉廷尚书,开始在朝堂之上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自此以后,李傕、郭汜、樊稠这三人紧密勾结在一起,牢牢地把控住了朝政大权,使得整个朝廷几乎完全落入他们的掌控之中。而张济虽然远离京城,但他所屯驻的弘农之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无疑也是董卓旧部势力的重要一环。一时间,董卓旧部呈现出一片团结一致、声势浩大的景象。

    

    在此之后,朝廷又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稳定局势。先是任命德高望重的马日磾为太傅,接着派遣太仆赵岐手持符节前往关东地区进行慰问安抚。到了九月初,朝廷更是大开儒生考试之门,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应试。

    

    此次考试共有四十多人参与,经过严格的评审筛选,成绩优异者被赐予郎中官的职位,稍逊一筹的则获封太子舍人,而那些表现不佳的则直接被罢免。通过这样的选拔方式,朝廷希望能够招揽更多有识之士,为国家的治理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李傕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最终还是批准了赵云呈上的表章。他郑重地表示同意册封高伯固之子高贴夷成为新一任的高句丽王,并赐予其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玉玺以及任命书和印信。

    

    而董卓的那些旧部们,为了能够成功拉拢赵云这位猛将,更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思。他们竟然假借汉献帝之名,授予了平壤侯赵云持节之权。

    

    有了这个特权,赵云平日里便可以诛杀那些没有官位的普通百姓;而一旦到了战争时期,他甚至有权直接斩杀两千石以下的文臣武将。如此一来,赵云所拥有的生杀大权竟然比李傕本人还要高出许多。

    

    然而,董卓旧部们做出这样的举动,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拉拢赵云这么简单。其中还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意图:通过对刺杀董卓的赵云进行大肆封赏,试图让人们淡忘他们曾经作为董卓部下的那段不光彩历史。

    

    他们希望借此机会摆脱过去的阴影,改头换面,以全新的形象来辅佐汉献帝,从而赢得天下人的认可与尊重。

    

    赵云倒是个爽利之人,对于所授予的权力并未故作姿态地推辞,而是坦然全盘接受。手持这节后,他便拥有了先斩后奏、掌控生死的无上大权。不过即便未被授予持节之权,以赵云自身的威名和实力,同样有着决定他人生死存亡的力量。然而此刻获得正式授权之后,一切行事自然也就变得名正言顺起来。

    

    就在同一月份的幽州地区却并非如表面那般平静祥和。由于刘虞和公孙瓒之间长久累积的矛盾不断加剧恶化,双方已然发展到即将兵戎相见、一决雌雄的紧张局势。

    

    实际上,这二人之间的嫌隙由来已久,彼此间的冲突可谓是层出不穷。刘虞向来对外推行以安抚怀柔为主的策略方针;反观公孙瓒,则坚决主张通过强大的军事武力来解决各种争端和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当公孙瓒与袁绍展开激烈交锋之时,刘虞和公孙瓒的关系曾一度出现过些许缓和的迹象。那时,刘虞甚至慷慨地出借自己治下的城池给公孙瓒,以便其能够顺利挥师南下进攻袁绍。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相较于公孙瓒,刘虞对袁绍的愤恨之情更为强烈。当初在关乎拥立皇帝的重大议题上,袁绍公然拒绝承认汉献帝的正统地位,并妄图另立刘虞为新帝。此举不仅令一心忠诚于汉室的刘虞心生不满,更是使其背负上了不忠不义之名,从而沾染了所谓“不臣之心”的嫌疑。

    

    也就是在这段风云变幻、波谲云诡的时间里,刘虞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公孙瓒正忙于与袁绍展开激烈交战。

    

    于是乎,他趁机大肆扩张和发展自己的势力范围,积极招募兵员,并通过一系列巧妙的策略和手段,成功组建起了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人数多达十万之众!

    

    手握如此雄厚兵力的刘虞,自信心爆棚,开始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