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佛道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青阳子见了以后缓缓摇头。

    而后开口:“身上白色的留下,其余人跟随古阳子道长前去入门。”

    众人一听都十分疑惑,可是青阳子所说他们又怎么会不听。

    于是众人一一离去,青阳子此时说道:“洛寒霄,你也留下。”

    此时留下的加上洛寒霄一共七人,顾秀珣也在其中。

    “上清无量山法场,双甲辛丑法会选才有七,蠃五,鳞一,毛一。进上清大殿,行入门礼仪。”青阳子朗声开口。

    七人人闻言昂首举步,缓步上殿……

    洛寒宵十分不解,众人身上的光芒究竟有何不同,只不过此刻并不是询问的时候。

    青阳子带众人走进大殿,映入眼帘的则是一尊泥胎雕像。

    一个仙风道骨之人手捧一支泥胎所做的玉如意。

    洛寒宵所见的雕像大多都各不相同,以香木雕刻的儒家孔圣人雕像,还有佛家的金身佛像。

    在洛寒霄看来,道家源远流长不应该会吝啬到连一尊法像都不舍得用黄金打造。

    青阳子看出洛寒霄的所想:“三清法像只用泥胎便可,这是祖师意愿,反倒是佛家的还必须用黄金,试问若有心诚者,家中并无银两那该如何?自己用泥胎捏造法像便可,这样不算是对祖师不敬。”

    听完解释之后,洛寒霄这才明了。原来三清用泥胎还有这层含义,反观佛家无一不是黄金所饰。

    乱世之中都没钱吃饱肚子,反倒拿出来去造雕像来乞求平安何其荒诞。

    洛寒霄一时之间发觉自己对佛门的态度越来越差,究其原因便在于他所接受的一来是儒家,二来是道门之中的上清。

    儒道两派并无太多冲突,在某种意义之上都是相同的理念,反观佛门与两派格格不入。

    起初洛寒霄是不了解的,后来才得知佛门是外来教派。

    自从南阳国失去了汉阳关,南阳百姓大多都对外来入侵者抱以恨意,但是却仍然有一大批人选择信奉佛教。

    佛教也是外来教派,自始至终大多便带有奴意。

    而且还是一个心智未开民风未开的教派,在儒家的熏陶之下,洛寒霄对于佛家是嗤之以鼻的。

    父亲死了,儿子竟然还能娶母亲为妻子,以此来照顾母亲,何其荒诞!

    佛教起源于西域,西域远不如中土开化,百姓生活异常艰苦,由于文风不盛,令得教化不足,导致多有子承父妻等逾越伦理之事发生,佛教的教义是在西域特有的环境下推研而出的,为的是令生活贫苦的百姓忍辱负重,此等自我麻痹的教义,怕是不得适用于华夏中土。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任何影响到家庭和睦,血脉传承的教派都是邪魔外道。

    这是受儒家熏陶所有的想法,也是九州之内人们的思想,为何洛寒霄会亲近道门。

    只因为道门和儒家同样看重孝道,《孟子离娄上》中,全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道门之中《太平经》提出:“天下之事,孝为上善第一”。

    《无上秘要》卷l5说:“父母之命,不可不从,宜先从之。人道既备,余可投身。违父之教、仙无由成。”

    也即,把人道做好了才能去修仙道;不听老人的教诲,仙道根本无从修成。

    《太平经》认为最大的罪过是不孝,“夫天地至慈,唯不孝大逆,天地不赦。”

    “孝善之人,人亦不侵之也;侵孝善之人,天为治之。”

    “对父母应尽孝,对君王则应尽忠”

    “为帝王生出慈孝之臣也。夫孝子之忧父母也,善臣之忧君也,乃当如此矣。”

    《抱朴子内篇·对俗》说:“立功德为上,除过次之。为道者以救人危使免祸,护人疾病令不枉死,为上功也。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

    这就明白指出,为道者必须先立功德和善行,而最重要的善行就是按照儒家忠孝仁义的原则来立身处世。

    《太上灵宝净明四规明鉴经》说:“道者性所有,固非外而烁;孝悌道之本,固非强而为。得孝悌而推之忠,故积而成行,行备而造日充,是以尚士学道,忠孝以立本也,本立而道日生也。”

    这里将“忠孝”视为“道”的根本,只有先讲忠孝才能“立本”。

    欲行无为,先行有为;欲得道,先修德;欲修仙道,先修人道。

    一个人如果不行孝,就没有尽人道,如果做不好人道,就连修道的资格都没有,更不要说成道了。

    而佛门却并非如此,入佛便要放弃父母儿女,甚至忘我。

    道家行事不看心中想的什么,只看最终造成的结果是好是坏。

    而佛家传教的教义是只要最后时刻放下屠刀,哪怕是双手沾满血腥的屠夫都能成佛,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