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外交手段(下)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祢衡乃是一介狂士,最爱抨击时政,特别热衷对抗权贵!他与孔融本就是忘年交,他长时间居住在北方,但是一直居住在冀州境内的平原郡。m.pantays.com二人一直有书信来往,孔融多年前就同祢衡建立了友谊和相互信任。孔融激赏其才性,称赞他“淑质贞亮,英才卓砾”,多次向汉献帝和曹操举荐。
可是不早不晚,祢衡来到许昌寻求出仕,可是孔融已经被关押在大牢之中,将来生死未卜。
面对祢衡,留守许昌的荀彧和曹丕只能暂时安抚,委以“客卿”的身份,待曹操攻打荆州归来之后再做安排。
可是祢衡哪里能忍得住?他的性格自然是为孔融打抱不平!当上客卿之后,便一口气写了七篇赋,歌颂孔融之德行,抨击曹操之专权犯上!
荀彧和曹丕都十分头疼,发现祢衡经常在大冬天的赤膊上阵,来在许昌京兆尹鸣鼓喊冤。
京兆尹碍于他的名气和身份只得让他喊冤,祢衡则依旧把冻得发红的身躯暴露在外,之后依旧击鼓。他如此做引来许昌无数人来围观!因此孔融下狱,曹操专权犯上,的事情进一步发酵!就连老百姓茶余饭后谈论的事情都是这些个话题。
恰好曹操攻伐荆州受阻,作战时间加长,而荀彧募集粮草迟迟未到,曹操又放心不下许昌之局面,因此特意亲自回到许昌督粮,毕竟粮草比打仗更重要,只留下徐庶、张辽等将领继续在荆州作战。
曹操在许褚的保护下回到许昌,一回到丞相府邸,曹丕和荀彧就来汇报工作。
曹操关注的重心自然是粮草之事,荀彧只募集了曹操所需的七八成,曹操心中十分不悦,但他也知道并非荀彧无能,而是这两年总是吃败仗,粮草耗费巨大,而征兵带来的反作用也在反噬自己,导致农耕劳动力不足,进一步降低粮草的产出。
他给荀彧下了死命令后,心情越发的烦躁,曹丕和荀彧对视一眼,都在犯愁如何把祢衡与孔融之事告知曹操。
曹操见二人面色有难,便要二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这次回来只有三天时间,有需要做抉择的事务速速上奏!
于是曹丕便苦着脸把事情告诉了曹操。
曹操本来荆州之战受阻就心情糟糕,又听了祢衡的事情,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他听闻给了祢衡客卿的官职和待遇,算是白白养着他,竟然此人还要反对自己,处处揭自己伤疤。曹操认为此人是喂不熟的白眼狼,当即准备下令把此人贬职,并且杖责四十赶出许昌!
荀彧闻言当即劝阻,他说如今许昌舆论和政局不稳,表面上是文坛之争,而却有很多人为操纵的痕迹,他希望进一步调查,在调查出结果之前,曹操不可轻举妄动。狂士祢衡和高士孔融都不能杀,杀了之后曹操的口碑和民心都会大损!待自己查出幕后黑手,将这股势力消灭后,自然舆论和文坛,乃至政局都会稳固。
除此以外,荀彧强烈建议,恢复汉献帝的诸多权力,曹操自己也降低许多的特权,例如入朝之时依旧对皇帝行跪拜大礼,让汉献帝获得一些批奏的权力,并把宫中的眼线撤掉大半,政事多与汉献帝沟通。
荀彧认为不论是孔融还是祢衡,乃至袁尚豢养的文客的口诛笔伐,都是剑指曹操对汉献帝的大不敬,专权犯上!此时曹操需要作出调整,哪怕做样子也要装出一副忠于汉献帝,尊重汉献帝的模样来。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防止被袁尚和他的文客一直揪住这些点不断的攻讦!
荀彧的身份和本心,了解三国原史的人都清楚,实际上是汉臣和忠于汉室的。曹操后期展露了让子嗣继承自己大业并且有替代之心后,荀彧就彻底梦醒了,认清曹操并非汉臣而是有了代汉之心。尤其是在曹植擅闯司马门之后,曹操越发僭越皇权,对汉献帝完全失去起码的尊重了。荀彧因此对曹操有了质疑,曹操索性就直接送个空餐盒给荀彧,荀彧按照自己的理解后自尽了。他大概是认为曹操一语双关,一方面说汉室如同空餐盒一般,已经名存实亡,天下只识曹不识汉;另一方面,曹操认为年迈的荀彧也如这空餐盒一般的无用,对曹氏没有作用了。荀彧作为曹操的高官重臣,这个地位的人是无法从权力漩涡中抽身的。不是普通人工作退休那般,想不干就不干,直接退隐山林的。
荀彧当初的地位和权力,朝堂的影响力,已经回不了头,无法从宦海抽身了!他要么改变政治主张,从汉臣变曹臣;要么就是死,从这个政治舞台谢幕。
荀彧一生追随曹操,幻想曹操是汉臣,到末了,自己老迈时看清了曹操的嘴脸,他的儿子都能随意践踏皇权。荀彧心中悲凉,于是选择了自尽。
这算是原史中荀彧之死比较符合权谋世界的解析。在袁尚穿越后的时间线,荀彧始终也是如此,他希望曹操和汉室能够亲近,曹操能够从始至终是汉臣,而且在曹操走后,能还政或者部分还政于汉献帝。
如今曹操因专权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