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江户条约》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第689章 《江户条约》

    和谈过后,签订条约。www.cuifang.me

    因为现在日本正是享保年间,又是在江户本城签订,所以史书称此为《江户条约》,也叫《享保条约》。

    明军带上了条约文书,坐船撤离江户,而那些跟随明军攻城的浪人武士,倒是没有被放弃,也跟着装船先去大阪,从那里找住友家族帮忙,装船带去鹿儿岛。

    不,现在应该叫大明鹿州县了。

    鹿州县的行政区划暂时未定,因为连县治都是新的,还得先呈奏南京,看陛下与内阁怎么定夺。

    不过大概率,应该还是划归合湾知府管辖,汉城布政司虽然离得更近,但琉球归台湾,鹿州归汉城,很容易造成海关贸易的混乱与繁琐。

    混乱繁琐之下,就会滋生职权侵占和贪污腐败。

    伊予岛薛滨没有强行割走,也是怕贪多嚼不烂,只是一个别子铜山就足够大明慢慢消化一阵时间了。

    虽然条约规定大明这边属于付钱租借,而且铸造的铜钱也是在日本进行流通。

    可这毕竟是大明设置的铸钱监,铸出来的铜钱,理所当然也是大明通宝钱。

    再加上有本地炼铜大族住友氏,可能用不了十几二十年,日本就找不到幕府铜币,而是全都在用大明通宝钱。

    不要小看了钱的价值,利用经济命脉来控制羁縻外藩属国。

    幕府后期但凡要与大明开战,或者重开闭关锁国,全国百姓、商人和贵族大名,都不会答应。

    幕府送走了明军舰队,第一时间就开始大肆抓人,不管围城期间,有没有帮着明军填埋护城河,打造攻城器械,一律都按照通敌叛国的罪名,先抓起来狠狠审问一番。

    表面上幕府似乎是在秋后算账,也的确是在秋后算账,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借此搜刮民脂民膏,填补大明索要的军费亏空。www.yanying.me

    400万石,就是400万两银子。

    虽然幕府财政收入一年也能有450万两,但账不是这么算的,幕府还得养武士幕臣。

    各种财政一出,400万两银子的战争赔款,就只能落在百姓商人头上,尤其是那些日本商人。

    榨于日本商人们最后一滴血,400万两银子的赔款也不是赔不出来。

    只是如此一来,不仅日本商人遭了殃,日本工商业也将就此一蹶不振。

    本来中国商品就比日本要更为廉价精美,现在幕府又来杀鸡取卵,用于填补战争的专空。

    再加上日本全国都将开海通商,今后怕是除了大阪米商,日本的本土工商业,很快便会被中国商品完全淘汰。

    届时,日本平民要么乖乖去乡下种地,要么就给中国商人打工,成为工厂里的廉价日本劳动力。

    当然,他们还有个选择,那就是倒幕造反。

    日本商人再有钱,400万两银子也不是说掏出来就能掏出来,其余的部分还是得均摊到百姓头上。

    于是乎,幕府为了还债,只能对广大平民,还有各地大名统统加税。

    就算一年内还清了赔款,要补齐这一大笔的亏空,没个十几二十年……甚至二十年都不定能还得清。

    别说被加税的平民了,就算各地大名也不是泥捏的,尤其经历过这次江户围城,幕府割地赔钱,德川家的威信必定大打折扣。

    天皇能不能抬头不好说,甚至各藩大名还是会继续参勤交代,可地方上对幕府统治进一步阳奉阴违的现象,只会越来越严重。

    相反,造成这一切后果的中国,反而成了日本贵族争相交好,他们不仅加大与中国商人的通商贸易(以前是走私),对中国任何商品也都极端推崇,认为日本的一切都不如天朝中国。

    有些富裕的沿海大名,还从中国商人口中,旁敲侧击的打听南京城与天朝皇帝的时尚喜好,并且争相模仿。

    幕强凌弱,日本惯性也。

    ……

    虾夷岛。

    松前藩主现在很懵,他本来在虾夷岛搞土地承包,成功从原来的“开荒团长”,变成了低配版的日本“包租公”,也算能吃得上大米饭了。

    可突然间就来了一支中国舰队,还带来了幕府将军使者的命令,说他们松前藩的封号已经被撤销,就连松前邦广的旗本待遇也被幕府收回。

    整个松前藩以及虾夷岛全境,现在都是天朝大明的国土。

    松前藩从此改为虾夷县,松前邦广这个藩主暂为虾夷县令,藩地百姓以及岛上的虾夷族,今后统一变成天朝人。

    松前邦广还被中国来的天使大人,勒令必须给自己取一个汉名,包括他的家臣武士,也都要改取汉名。

    松前邦广在发懵,但他的家臣武士却很开心。

    虾夷岛与对马岛不同,对马岛虽然贫瘠,但至少没那么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