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0 章 樟潭县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刘梦得《秋风引》诗云:“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行路至一处农家小院暂时歇脚的袁长青,在农户家借住了一宿。次日,趁着天色微微泛白之际,他在房内的木床上留下了些许的碎银。在告别了好心的大爷之后,他毫不迟疑地踏上了去往沂水城的道路。
秋日的天气,也是多变而又难测的。
早上,天空中还有阳光照耀,午后,天空突然就开始下起了丝丝的细雨。好在,雨并不大,所以,袁长青加紧着赶路,在天黑时分,到达了沂水城西边的小城——鲁书城。
他到达的时机刚好,因为,他一进城,城门就关上了。
天来国里,不论是大城或是小城,只要入秋了,都会相应地调整关闭城门的时间。若是到了冬天,城门只会关闭地更早。
一来,是天黑的较早,行人行路或是官兵排查皆有不便。二来,天来国地大物博,各地情况皆不相同,所以,不便统一时间,就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方法。这样做,倒是很有效的减少了许多纷争之事的发生。
袁长青进城后,找了一家不太起眼的客栈住了进去。
从顺天城往鲁书城来的这一路上,他无意中探听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消息:原来,有关于他和顺天镖局的谣言,真是从虎威镖局里传出来的。而且,还是王虎亲自授意,让其下镖师和仆从们相继传出去的。
袁长青所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的当天,南宫元亮从兴亘城赶回顺天城,也是要将同样的消息告知于他。
那天早上,南宫元亮与刘老爷在兴亘城一同用早膳时,南宫元亮从刘老爷口中得知到:近来,虎威镖局的人在各家酒楼、茶楼、饭馆、酒馆中出入的次数,十分频繁。这个现象,着实显得有些怪异,所以,引起了刘老爷的注意。
话说这刘老爷,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富商。
早年,刘老爷还是一个一穷二白的落魄小子。在一次走投无路的机缘巧合之下,竟然让他发现了一座银矿。这对当时的刘老爷来说,可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啊!
银矿之事,那可是国家大事啊!当时的刘老爷,爹娘早逝,因为穷困潦倒,更是没有一个亲朋好友。所以,才二十来岁的他,面对这样的发现,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
该说刘老爷运气好呢?还是他注定会是一个有福之人呢?
就在他发现银矿的第二天,正巧碰见有名的钦差大人在官府办案。他听到消息后,立马去围观听了这位司马大人的断案经过。果然,这位大人,是一位洞察秋毫、料事如神的公正好官啊!
在四处打听过司马大人的行事作风,且自己亲自见识过司马大人的办案过程后,刘老爷想到了一个能够接触到司马大人的方法。虽然,刘老爷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是,这银矿一事,兹事体大,关乎国家,这点认知,他还是有的。
刘老爷既然想好了方法,就立即开始行动了。
他先是隐身在人群中,悄悄地跟在了钦差大人的身后。在了解到大人的大致出门时间和规律之后,他在第三天,就上演了一出“恳请钦差大人救命记”。而事情的经过,比他想象的,还要更加顺利。
司马大人最不喜讲究排场,如非必要,他更喜欢独自步行在城内的大小街道上。如此,方能让他更加真实切身地了解到地方民生和民情。
就在司马大人从某家茶楼出来,准备独自回府之际,路过一处小巷时,司马大人发现了躺在地上□□翻滚,似是已经“奄奄一息”的刘老爷。
刘老爷之所以会想出此计,就是料定了司马大人不会见死不救,相反,依刘老爷对司马大人的了解:这位大人,定会将他带回府中,好好照料,如此,方才符合司马大人平日里的行事作风。
果不其然,司马大人见到躺在地上的刘老爷,立马打了个暗哨,将藏身在暗处保护他的护卫给招了过来。暗卫领了司马大人的命令,将刘老爷送入了司马大人居住的府邸。
为何是送入司马大人的府邸,而不是送入城中的医馆呢?
一来,刘老爷所躺之地,距离司马大人的府邸,十分相近。二来,司马大人的府邸正好就有现成的大夫,而且,大夫医术也是十分高明的。如此一来,自然不用再去劳烦其他大夫了。
就这样,刘老爷顺利地进入了司马大人的府邸。
其实,若是换了别的大人,刘老爷是断不会出此下策的。但是,因为是钦差大人,所以,在别无他法的情况下,刘老爷就姑且一试了。
这位司马大人本是朝中重臣,在天子脚下办事。此番前来樟潭县,为的,正是替皇帝分忧,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樟潭县位于殷城南边,虽然不在殷城城内,但是,也属殷城的管辖范围,所以,整体的发展还是很不错的。
刘老爷能够如此顺利地进入司马大人的府邸,原因有三。
一来,司马大人在樟潭县暂住的地方,只是一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