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狂买设备、准备建造火炮、坦克工厂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在乱世,有枪就是草头王。

    近三个月的征战下来,苏凡虽然说势如破竹,但其中情况只有自己才知晓。

    好几个险象环生,好几次差点全军覆没,好几次差点功亏一篑。

    比如说打台江县城那次,要不是吕大海等人运气好,把城门打开,自己这些人就凭那点火力想拿下台江县城,肯定会付出非常大的代价。

    即便后来实力增强了,但每一次攻城都会损失巨大,最少好几百人阵亡。

    要不是一边打一边招兵,外加自己之前的准备,老百姓相信,否则绝对不可能这么快。

    所以,没什么好说的。

    首先是军事人才。

    枪械专家有了,这回是火炮专家、装甲车专家、战机专家。

    三名人才,便已花费苏凡三个亿的资金。

    所以,为什么说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了。

    不过物有所值。

    火炮专家,如果有够好的工业设备,从掷弹筒到大口径榴弹炮、甚至现代的一些大口径火炮都能造出来。

    想想吧,要是有几门15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不多,只要四五门,发射穿甲弹,几个齐射,就能让这年头的城墙破出一个大口子。

    至于造出来有没有人会使用,好吧,起码现在没有。

    所以苏凡不会去造那些鸡肋玩意儿,造点实用的不好吗??

    其次是装甲车专家。

    坦克必须要有。

    没有坦克,靠人去拼太不划算。

    山区里就不说了,坦克造出来也没有路可开。

    但,自己将来肯定会发展到东部平原地带,到时没有坦克靠人命堆积??

    除了坦克外,还有战机。

    随随便便一点,什么蚊式轰炸机来上一些,保管能让一帮军阀大吃一惊。

    想想吧,连小口径火炮都稀少可怜的家伙,面对天上如死神一般的战机是什么场景??

    估计得吓晕去不可,甚至会当场跪拜,以为是山里的蝙蝠成精之类。

    除了军事人才外,另外还有工程师。

    主要为基建项目负责。

    苏凡一口气买了二十名,花费资金两个亿。

    有这么多人才,接下来的大发展时代应该够用了。

    人才方面解决之后,接下来就该工业设备了。

    首先是huo药生产的设备和原料,一整套设备必须买,原料如硝石、硫磺、木炭。

    木炭贵舟山区,不缺,但硫磺和硝石还是挺不好找的,简简单单一点,直接来个10万吨。

    如果有知情人知道,非得吐槽。

    “10万吨还少??少个屁啊!”

    除此之外,还有炮弹生产设备。

    同样简简单单啦,来上三套。

    保证将来人工充足、原料充足,每天至少能产出300发炮弹的产量。

    每天三百发炮弹,好吧,在这个炮弹只能用手指头数着打的年代,苏凡算得上财大气粗。

    除了炮弹外,然后就是各种军工设备。

    火炮方面,设备一条龙服务到。

    坦克方面,坦克工厂同样一条生产线就位。

    当然首先肯定不能生产坦克,交通不允许,但生产一些武装车、装甲车之流还是没问题的。

    虽然贵舟这年代到处都是山路,但东部平原地带就不存在这种问题了,坦克走不了,装甲车还是能走的。

    最后就是战机生产线。

    这玩意儿可是个技术活,所以苏凡买的二十名工程师里面,有四名都是关于战机生产、制造方面。

    核心技术由专家负责,但外部同样不能忽视。

    飞机最开始只是富人的玩具而已,第一次应用于战争,是在第一次**大战的时候,不过那时并不成熟,很幼稚,即便现在也是如此。

    真正成熟应用是在第二次**大战,各种款式、型号的战机雨后春笋般冒出,要不怎么说战争是科技的催生婆呢。

    甚至于现在很多技术,都是在第二次**大战中出现的。

    苏凡的打算,首先肯定不会去生产喷气式战机,螺旋桨战斗机足够用了。

    再说,就算把喷气式战机生产出来,谁来驾驶??另外修建机场还得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更何况,咱们面对的是一帮连炮都没几门的军阀。

    不过,螺旋桨战斗也很恐怖,纯粹降维打击。

    到时,那帮军阀估计得哭出声不可。

    这些搞定之后,接下来就是图纸。

    火炮方面,苏凡首先选择的是米国佬的105毫米口径M101A1型榴弹炮。

    作为轻型榴弹炮,它的最大射程为11公里,总重才两吨多点,可以发射穿甲弹、碎甲弹、现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