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9 章 今夕何夕 第(1/7)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太子重生if线·今夕何夕

    01·莫愁前路无知己

    宋泠睁开眼睛的时候,看见了一颗星星。

    他怔了一会儿,伸手揉了揉眼睛,可那星星并没有消失,仍旧悬在夜空中——他的头顶,赫然是漏了一道缝隙的军帐!

    此时大抵是夏日,帐中并不风凉,宋泠站起身来,有些茫然地掀起帐帘,走了出去。

    有巡夜的士兵来来回回,见他出来,纷纷恭敬地问安:“太子殿下。”

    太子?

    一切变得陌生而熟悉,宋泠尚在发呆,忽地听见有人唤了一声“灵晔”,随即欢快地跑到了他的近前。

    他转过头去,发现来人竟是年少的叶壑!

    叶壑与他同岁,如今瞧着不过十二四的模样,那么他如今……也是十二四岁?

    可他原本应该在乾方殿中!

    他记得今年是宣宁十二年,临近除夕,北方边患已定,他有意在年后擢何仲为相、革新科考,并更改年号。

    前些日子,他还在和落薇商议用“光始”好,还是用“阳初”好。

    宋泠头痛欲裂,勉强回忆起,昨日舒康进宫与落薇同住,他独自在乾方殿中看折子。黄昏之后,他在醉逢台上吹了会儿风,归去时,恰好看见了醉逢台东侧石柱上的刻字。

    那时宋淇少时的刻字。

    于是他坐在殿中,想起许多故人和往事来,案上烛光飘忽,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便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再次醒来,竟已身在此处!

    宋泠迟缓地意识到,他身上好似发生了些不寻常的事。

    叶壑见他长久不答话,开口唤道:“殿下?”

    宋泠喃喃问道:“今年是哪一年?”

    周遭的兵士面面相觑,最后只有一个人大着胆子答了一句:“殿下昨日未曾好眠么?今岁正是昌宁十八年哪。”

    昌宁十八年……他才只有十四岁!

    这年他来幽州巡视,陪同他的便是叶氏二公子叶壑。从开春到夏末,他走遍了边境一十二城,第一次彻底而深入地了解了北境的战况。

    等等……昌宁十八年?

    这正是幽云河之役发生的那一年!

    夏末他启程离去,前脚才到汴都,后脚便传来了北境遭袭的消息,叶堃在叛国后身亡而死,刘昀成了边境的英雄,上表请皇帝严惩叶氏之罪。

    他反复求情,好歹才保下叶家,叶壑孤身来到汴都,成为了他的死士。

    那如今……

    “殿下不是原本预备今日启程返京么?我特来相送,没想到殿下还未动身。”叶壑有些担忧,“殿下可是身体不适?”

    宋泠心如擂鼓,他勉力平静下来,摇了摇头,疾步往军营之外走去,边走边问:“你大哥在哪里?”

    “殿下忘了,前些日子平城发了急报,大哥领兵前去,现下想必已经到了罢。”叶壑不解道,“我听军中老将说,

    大哥这次行军只带去了一半人马,剩下这一半另有安排,等殿下走了,他们便要整军去接应。”

    是了,叶堃带走了一半心腹,留下的一半辗转去往燕州,随即被常暮所害,未能及时增援。

    但平城为何此时已然发了急报?他清楚地记得,当年他身在幽州的时候,边境十分太平,幽云河之役发生在秋末,而他在内宫与爹爹争执时,已然是落雪的时节。

    不过一切如此荒谬,或许在这扭曲的时空当中,很多事情都与从前有了细微的区别。

    他所在之地是叶氏常年所居的安城,距离幽云河边的平城尚有二日路程,想到日后重重事宜,实在来不及多犹豫,宋泠闭上眼睛,沉声道:“备马,本宫要亲去平城。”

    他睁开眼睛,对叶壑道:“阿壑,你传我手令,命叶氏军队暂且留驻此地。若军中老将有异议,你便说,我已知你兄长遣他们去的是燕州,燕州近日有厄真细作,已将这消息透了出去,他们若照旧行事,恐会坏你兄长谋划。”

    他每句话都说得极快,可言辞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就连军中老将可能有疑之事都提前替他想得周全。叶壑听他口气郑重,二话没说,拜过之后转身便去,待宋泠走到中军帐前的时候,他已遣来了送他去平城的一队人马。

    宋泠跃马而上,星夜驰往平城。

    虽是夏日,边境入夜之后,仍能感觉到丝丝缕缕的凉意。

    马不停蹄地行了两日,他们终于来到了平城之外。

    他手下人困马乏,加之平城夜间闭锁城门,众人不得不在城外的驿馆中落脚,待破晓再进城。

    夜里,宋泠站在驿馆的檐下,看向不远处的无边朔漠。

    在颠簸的马蹄声中,他将一切仔仔细细地回忆了一遍。

    从前的一切并非虚妄,他清楚地记得每一年发生的事情,记得每一个人的面孔。他遭逢刺杀、侥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