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 章 君山焚尽(五) 第(1/5)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君山焚尽(五)

    会灵湖上荷花又开,今夏却无人在意,皇帝在禁宫之中纵马疾驰,惊得莲枝乱颤。

    他带着皇城禁卫,一路出了明光门。

    正值白日,御街上却门户紧闭,不见一人。

    刚刚转过弯来,宋澜便瞧见了皇城东北方向、火光冲天的麓云山。

    这一场雨,于他而言是天机,于乌莽而言更甚,至少,他一把火便将戍守城池的禁军烧了个军心大乱。

    有老臣在大殿上抱着他的腿,苦苦哀求:“北军士气正盛,十万大军迟迟未归,我朝正军心大乱,实在不宜与他们正面交锋。陛下先派使臣讲和,和不成,领文武百官离城、早图来日才是!”

    他对面的人则被气得须发倒竖:“国贼国贼!此时禁军戍守城池,只要上下一心,必能退敌,安可弃城而去?若天子先逃,汴都百姓又当何如!”

    “庶民草芥,怎能与天子安危相比?”

    “陛下,请赐我甲胄,老臣愿以身报国,死守不退!”

    言语繁杂,吵得他心乱如麻,宋澜拂袖而去,策马疾驰到城门处。

    他听见投石攻城的声音时,心中骤然想起的,竟是许多年前偷听来的一句教导。

    还是在资善堂的芭蕉叶下,酷暑的午后,他拨开叶子,瞧见宋泠跪坐在案前,后背洇湿一片。

    可他却不动如山,像是一尊雕像般静默。

    方鹤知捧书而立,严肃地道:“《曲礼》有言,‘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1],虽说你今夜作业中弃城的方略是为保存实力,可王军一退,国运便散了。即使你逃了出去,求得外援,又怎能确信他们不觊觎神器、引得天下大乱?”

    “……为君为政,所需顾念之事实在太多,不可只以利益计。”

    这些话他分明是偷听过的,为何直至此时才能回想起来?

    可纵然回想起来,临着面前战火烧灼的城墙,他心中还是不可避免地生了退却之意。

    有军士瞧见他亲至,不由嘶吼了一声:“御驾亲至,退却者死!”

    这一句几乎将他喝醒,宋澜翻身下马,登城远眺,只见浓烟滚滚,战车行进、厮杀怒吼声不绝于耳。他勉强定下了心思,唤来了统战的校尉,同他们商议对策。

    不知是他到来多少激励了些,还是军士统一战术后愈战愈勇,半个时辰的功夫,竟已初露胜像。宋澜脱力地瘫倒在城墙之后,望向仍然飘拂着浓烟的麓云山。

    他心中刚刚升腾起半分奇异的欣喜感,便有人连滚带爬地上前奏报:“陛下,左将军彦济叛国!他、他为北军开了南城门!”

    周遭兵士霎时大惊,宋澜脑中“嗡”地一声:“不可能,北军主力在此攻城,何以分兵到南城?”

    那人哆嗦着答:“此处是、是佯攻,从麓云山大火开始,他们军中便有人泅渡而去,偷袭了南门!”

    皇城不过是城高渠深。

    若能够

    坚守两日,等幽州缓过一口气来,就算不能重创北军,也可以拖垮他们的攻势,毕竟他们的粮饷已被烧过一回,此次行军神速,也有不敢恋战的意思。

    可若是城门大开,那便万事休矣。

    宋澜当即爬起,咬着牙,还没说话,他身侧的护军将军便道:“臣等护卫陛下先出汴都,以图来日!”

    他就等着有人开口说这句话,可事到临头,一句“甚好”却怎么都说不出口。

    毕竟就算是刚刚死战过的这批兵士也十分犹豫——众人的亲眷家小多在汴都,如今北军进城必定屠城。

    这些人也未必真心护卫。

    于是宋澜吞下了那句“甚好”,换了一句:“众将当保存实力,以图日后,与夷狄血仇,终有得报的一日!难道你们甘愿无力拼杀,白白葬送性命吗?”

    见众人表情稍缓,他才勉力松了一口气:“今日城墙之战,朕已看在眼中,来日重回汴都,有功者封侯,赏千金!”

    他脱下手中的玉扳指,往军中一抛,先前说话的护军将军立刻跪下,恳切道:“请陛下出城!”

    “是,我等护卫陛下杀出城去!”

    宋澜丢盔卸甲,换了寻常衣物,在城门处护军所率不足千骑的护卫下,预备趁乱出城。

    南门已开的消息传递得极快,如今街巷处、城门前皆是恐慌不已的百姓,有人背着沉重的行囊,还有人持刀流窜、杀人夺财。

    宋澜在人潮中与一个布衣妇迎面撞上人,那妇人前襟有血,在人群中哭喊:“谁见吾儿,谁见吾儿?”

    百姓聚集在北城门前叩门,声势滔天。

    “趁大军未来,开城门、开城门!”

    “夷狄杀人如麻,此时逃窜尚有生机,留在城中只能是坐以待毙!”

    也有人惊呼:“王军何在,王军何在!”

    “北军倾国来攻,隋将军与李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