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三道难题(中)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先生。m.moxiangshu.com”
“先生?”
王扬连叫两声,才让庾易缓过神来。
“我这办法行吗?”
“甚妙!甚妙啊!之颜,我再问你一个问题——”
庾易迫不可待地就要发问。王扬忙道:“先生,常平仓的事......”
“这个好说!你看看下面这个问题有什麽办法能解决......”
庾易本来没打算问王扬第二个问题,但王扬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所以把第二个难题拿出来试试水,这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要难,能有办法最好,就算解决不了,也不会有什麽损失。
王扬见庾易这麽说,也只能继续听下去。
“这是......这是我另一个朋友遇到的问题。今年南广郡蒙山下发现了一座铜山,乃前汉邓通旧时铸钱处。朝廷为此特意从少府分出一整批制钱官吏和工徒,派到南广,设钱署衙司,专门负责开采铸钱。可几个月下来得钱不过千万,但耗费成本几乎与所得利润相当!
从人员开销到置办器具,再到建厂丶雇工丶采矿丶熔铜丶开砂,几乎步步是坎坷!每一步都在撒钱!还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问题!几个月下来,耗费不仅不减,反而渐有加大的趋势!现在铸钱的速度已经赶不上花钱的速度了,要是再这麽下去的话,这钱铸得还有何意义?如今朝廷除了放弃此铜山之外,还有没有什麽别的办法?”
庾易期待地看着王扬。
王扬想了一会儿,问道:“您朋友是郡太守?”
“嗯......比太守大一些。”
“州长史?”
“......之颜,你是又想到什麽好主意了吗?”庾易见这对话与之前如出一辙,不由得期待更大。
“我这个主意需要朝廷同意,不是地方能决策的。”
“没关系!只要办法管用,我那朋友可以向朝廷请示!之颜你尽管说!”
“现在的症结是成本高,成本高的原因其实主要是行政成本高......”
见庾易不解,王扬进而解释道:
“朝廷派出那麽多人到偏远地方,一来人员繁冗,二来不熟悉当地环境,三来天高皇帝远,四来管理模式估计是原样照搬京城官署,不会因地丶因时丶因事制宜,这麽一下来,多馀的花销一定不会小,效率也不会高,不然像置办器具丶建厂这些都是前期投入,前期弄完了,後面的花费本应该逐渐减少才是,没有越来越费钱的道理......”
庾易听得连连点头,心道这少年也没见到章奏中的具体细节,但却说得宛如亲眼一般,并且一下就看出关键,这等体事察物的能力,可不是一般少年人能有的。
“......这是典型的活力不足。活力就是动力,就像一潭死水,没有活力,静止不动,那它只能干涸发臭。所以要引进活水,有了活水就能激发活力,局面也就能为之一变——”
“之颜说的活水来自?”
“官府之外。”
庾易神色一变:
“此事断然不可!铸币之权乃国家公器,岂能放与私人?《左传》云‘国不堪贰。’汉孝文听下自铸钱,故吴邓钱遍於天下,而後有七国之乱。钱币不专於国家,则地方做大。且私人铸造,为求谋利,必杂以铅铁,损坏币制。币制一坏,其弊更深!其害更远!前朝景和年间,盗铸之风盛行,劣钱遂多。一千钱长不到三寸,&a;#x38c9;水不沉,随手破碎,故物价踊贵,斗米至万钱,市场大乱!所以即便那铜山币场弃之不用,也不能放与私人!”
王扬解释道:“不是放与私人,而是准许私人参与进来,名之‘官督商办’。意思就是蒙山铜矿的所有权还是归朝廷,但开采和铸造环节,可以引&a;#x38c9;一家或几家共同参与。参与者可以是商人,也可以是士族。只要有足够资金,有经营能力和经验,并且愿意与官府合作,就可以让他们&a;#x38c9;场。由官府派监察人员,全程监督,纠察质检,严明科条,这样就不用怕坏币制;把铜山的所有权和铸钱的决策权握在手里,就不用担心地方做大,只要将每年铸钱的收益分出一部分给他们就行了。”
官商合营分利的模式最早起於唐代,至宋朝大兴。此时尚无这种观念,之前王扬提出建常平仓丶给士族分红的想法时,其实已经有了官商合营的影子。只是常平仓不是专门做生意的机构,也不太涉及经营,更近於仓库性质。而士族也只是出粮分收益,并不参与管理,所以庾易听说时虽然惊奇王扬点子多,思路活,但并没有做深想,而现在则实实在在地被震撼到了!
“让私家参与,真的可以让矿山获利吗?”庾易不确定地问。
语气乍一听好像有些怀疑的味道。但事实上,与其说怀疑,实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