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第一年夏(19)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响水镇生活日志》 

    沈清衍离开后,孙巧儿摊子上倒是来了几个老主顾,她存着让傅媖在人跟前混个脸熟的心思,指挥她帮忙切豆腐。

    这事儿看起来简单,不过就是一刀下去的事儿,可实际里头却有门道。

    嫩豆腐软滑,要是没经验的人,切下去很容易将豆腐粘在刀上,人一看就知是个外行。所以要先把刀放在水里沾一沾,切的时候也是从里头朝外切,力道要拿捏好,否则一个不小心,切出来的豆腐就不够整齐好看。

    一连过了近半个时辰,眼见街上的人多了起来,傅媖这才将位置又让回给孙巧儿,同她说自己要去街上转一转,选选摊位。

    孙巧儿自己看不太出什么门道,起先也并不觉得傅媖一个从没做过生意的小娘子能懂些什么,可昨日却听她讲了些什么“消费群体”、“自身定位”之类的东西,虽然听不太明白,但立刻就觉得,一切都听她的准儿没错。

    傅媖自个儿将周围三条最热闹的长街转了个遍,发现几乎每条街上都有不少卖早点的摊子。

    烧饼、包子、羊汤、索饼……五花八门,可供选择的种类十分齐全,要想在这种情形下站稳脚跟,确实不容易。能在这儿长远开下去的摊子或者铺子,主人家无一不是有真本事的。

    但就如她跟孙巧儿说的那样,她对自身定位非常清晰,就是一个早起卖豆腐脑,白日里卖甜豆花的小摊子,主打薄利多销,物美价廉,面向的都是那些有固定生计,生活水平中等,能吃得起五文钱一碗的豆腐脑的人。

    再精确点,最好都是每日早早就要去上工,路过他们摊子顺便就能花个几分钟时间吃顿早饭的人。

    至于豆花,她却不愁,一来这大半天逛下来,她发现卖甜品的也有,但大多都是糕点饮子之类的,卖豆花的摊位或者铺子却几乎没有。没有竞品,就很容易将这门生意做起来。

    不过想要长远却也要花心思,毕竟这东西做起来也没什么难度。倘若她跟孙巧儿的摊子火了,日后卖豆花的摊子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那她们的生意自然也就要打折扣了。

    这么一圈转下来,傅媖心里大致已经选定了几个合适的地方。

    只是本朝想要在街上支摊子可不是件随随便便就能办到的事,得先去街道司交上市金,说明姓名籍贯所易何物,然后等街道司的人审核查验完,过段日子发下一张凭证,才能去街上支摊子,开张做生意,一时半会儿急不得。

    傅媖回去时,沈清衍已在孙巧儿的摊子上等她,高高大大的一个人,长腿被迫蜷着,窝在孙巧儿给他腾出来的一张杌子上,莫名显得有几分委屈。

    他远远瞧见了她,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总觉得他那双素来沉静幽黑的乌目好似比先前亮了一分。

    这副模样莫名叫她联想起,前世幼儿园里那些每天下午好不容易熬到放学等家长来接的小孩子。

    顿时一个没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

    沈清衍似乎意识到自己被取笑,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瞬,很快却又舒展开,什么都没说。

    反倒是豆苗,这么快便跟她亲近起来,一只小手里攥着块雪花酥,还不忘上前来抓她的手,仰起头好奇地问:“姨妈,你在笑啥?”

    傅媖不好跟她说,便蹲下身,捏捏小姑娘肉乎乎的脸蛋儿,笑眯眯地说:“姨妈只要一见到豆苗心里就高兴,当然会笑。”

    小姑娘点点头,信以为真,却又接着问:“那姨妈往后是不是日日都能来找豆苗玩?”

    说话时,一双紫葡萄似的眼睛乌黑明亮,灼灼地望向她,满是期待,叫人不忍拒绝。

    孙巧儿听见这话,尴尬地看一眼沈清衍,忙拍了一把小姑娘的肩头:“瞎说啥呢,你姨妈还有自个儿的事儿要忙,哪儿能天天啥事不干,光陪你玩。”

    一边说着,她朝傅媖挤挤眼,示意沈清衍还坐在身后。

    傅媖先是一愣,很快会意。

    她先前忘了告诉孙巧儿,她一早就将要和她一起出来支摊子的事与沈清衍说了,不必避讳他。叫孙巧儿以为自己至今还瞒着,怕让豆苗一个小孩子无意间说破,给她惹麻烦。

    于是她大方地笑笑,说:“没事的,大姐姐,他都知道。”

    孙巧儿怔然片刻,笑起来。

    那便好,她还担心会给媖娘惹麻烦,如今连这点儿顾虑也没了。

    *

    回去路上,沈清衍走到一处忽然停下,傅媖疑惑地转头看他。

    “你不是也想做一把纸伞,这家铺子里可以定做。”

    傅媖微微一怔,却并不意外他的细致与周到。

    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她发现铺面上没有门匾,只是在门柱上挂了块木牌,上头写着“述古斋”,木牌并不起眼,听名字也无法叫人分辨出这是一家伞店。

    她没有立即应下,反而问:“你和清蘅的伞都是在这里定做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