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青出于蓝而胜于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来到杜亦熵的办公室刚刚坐下,杜亦熵问道:
“小许,我听杨知书说,你才去了一个多月,就发现了整体研发中的一个隐患?”
作为航空领域的资深专家,他们俩对“八三工程”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因此谈起这个话题很是自然。www.yuyingwx.com
“没错,是关于舵面控制效率的问题。”许宁点头答道。“还好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
“不难解决?”杜亦熵和刘振响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据我们所知,601所为了修正这个问题,不仅调整了整个研发方案,甚至打算打造一台全新的全状态原型机呢。”
“那是因为我和姚师姐还对飞机做了些额外的改动,特别是提高了它在亚音速条件下的大迎角操控性。”
接着,许宁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自己最近几周在华夏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工作成果。
听完这些,杜亦熵注视着坐在沙发上的许宁,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但很快他就恢复了常态。
“哎……”他叹了口气。
“我还记得老杜提过,你在涡轮机械流动仿真方面颇有建树。
即使是在欧美那些科技先进的国家,这项研究也非常依赖实验与积累的经验。但如果由你来负责,或许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新发现。”
“那么依你看,‘八三工程’今年底前能否取得重大进展呢?”
这时,一直在静静旁听的刘振响突然开了口。
刘振响虽未亲自参与涡喷14项目,但他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声望意味着他的见解极为宝贵。
自从许宁成为他的组员以来。“天”这个时间单位似乎变得更加频繁了。
未来,注定是属于像许宁这样的年轻一代的。
许宁立刻察觉到,这个问题非同一般。
在1996年的背景下,他没有立刻回应,而是仔细回顾了八三工程的整体状况——结合了现下所掌握的信息与前世的记忆。
有时,项目的进展甚至可以用小时来计算……
“关于歼8-3这架战机,我认为今年我们能够取得一些积极的进展。”
“请继续讲下去。”
“嗯……那就得说到机载武器系统了。”经过一番考量,许宁如此答道。
“考虑到离年底还有四个月左右的时间,要想完全确定研发可能有些难度,但是完成主要飞行试验项目应该不成问题。”
“尽管这些年歼8-3上使用的涡喷14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但我们和606研究所仍有些担忧。”
听到这里,刘振响顿时精神为之一振。“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当初研发涡喷14时,由于涡轮研究院的高空模拟平台尚在建设中,功能不够完善,无法进行完整的地面测试,特别是缺乏高速飞行条件下进气特性的实验数据。”
“你说歼8-3,是指你觉得除了发动机外,还有其他方面存在问题?”
“尽管由于机翼的重大改动,原型机的全面试飞被推迟了一些,但我之前的努力已经让我们对这架飞机有了充分了解。
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模拟来优化试飞参数,从而提升试飞效率。”刘振响解释道。
“关于涡喷14的问题,小许啊,等你回到601所后,得多留点心。”“我听说601所那边反映,霹雳11导弹的国产化工作进展不顺,而且从意大利进口的阿斯派德导弹数量有限。
这样的话,即使我们拥有了新式战机,也可能出现有飞机却无合适导弹可用的情况。”
两位院士静静地坐着,没有打断他的思路。
“其实,八三工程的整体研发已经相当成熟,唯一存在的风险是涡喷14发动机还不够完善。”
杜亦熵看向刘振响,从对方的眼神中读到了同样的信念。
即使是他这样阅历丰富的人,在此刻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言语。
“只要你能用它为科学研究做出贡献,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