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触类旁通 第(1/2)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您好,请问您是许宁博士吗?”她略显喘息地询问站在门外等待的许宁。www.huayunge.com

    

    “没错,是我。”他回答说。

    

    许宁点了点头,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了一旁的办公室内。

    

    其实,他并不是故意要避开对话,而是因为眼前这位女士跑步时胸前的起伏让他难以移开视线。为了避免尴尬,他只好假装欣赏窗外的景色。

    

    “不好意思,我是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员徐舒。刚才机房有点小状况,所以我迟到了一会儿。”她解释道。

    

    这番话让许宁惊讶不已,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徐舒身上。

    

    研究员这个头衔非同小可,尤其是对于中科院而言。

    

    更令人震惊的是,徐舒看起来还不到三十岁——在1996年的背景下,这样的年轻研究员简直凤毛麟角。

    

    此时此刻,许宁深刻体会到了别人得知他只是个本科生时的感受。

    

    显然,徐舒早已习惯于人们的这种反应。简短介绍后,她便邀请许宁进入办公室,并询问:“我的任务是协助你的计算工作,你希望我从哪里开始?”

    

    “我已经编写好了基础代码。”许宁回答。

    

    “但如果能帮我使用MPI进行部分并行化处理,那就太好了。”

    

    尽管有系统帮助,许宁自己也能搞定这一切,但多一个人就意味着更高的效率。

    

    接着,他问起关于数据传输方式的问题:“你会编程吗?我们用什么方式传输数据呢?磁带、软盘还是...”

    

    说着,他从背包中取出一个装着硬盘的小盒以及一份详细的计算文档。

    

    尽管这些信息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但为了项目的其他成员以及记录存档的目的,准备这样一份材料还是必要的。

    

    “哦,硬盘啊,这很好。”徐舒接过硬盘,连接上了一根PATA数据线,随即为许宁开启了一个额外的工作站。

    

    这样一来,他们俩就可以独立访问硬盘中的资料,从而并行开展各自的工作了。

    

    “这是关于遗传算法的项目?”她好奇地问道。

    

    徐舒刚启动许宁的程序不久,便察觉到了一些不同寻常之处。

    

    “等等,这难道是差分进化算法?”她惊讶地问道。

    

    “你已经开始用差分进化算法来做优化了吗?”她的声音中充满了激动。

    

    “你了解这种算法?”许宁显得有些吃惊,他甚至不确定这项技术在1996年是否存在。

    

    “我在伯克利读博期间,其实参与过这种算法的研究。”徐舒轻描淡写地说。

    

    “什么?!”

    

    许宁震惊的程度,几乎可以与之前他对杜亦熵造成的震撼相提并论。

    

    “我的导师当时提出这个算法,是为了解决切比雪夫多项式的拟合难题。

    

    而且是在我毕业后,去年才完全开发出来的。这是我首次见到它被应用于其他领域,没想到国内的智能优化算法已经如此先进了。”

    

    面对徐舒的惊讶,许宁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幸好,徐舒很快回到了工作中,开始仔细研究许宁的优化方案,并着手于并行计算程序的编写。

    

    由于前期已经完成了参数化建模等准备工作,他们实际需要做的并不太多。

    

    然而,即便如此,两人还是耗费了大约十小时来完善和测试整个优化过程。

    

    特别是当许宁引入了一个流体偏转装置后,使得任务变得更加复杂。

    

    随着最后一行代码通过了审查,徐舒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回车键提交了计算请求。随后,她放松地靠向椅背,等待着结果的到来。

    

    “首先,你注意到了部分关键点,但还不止这些。

    

    为了加速解的评估及提升整体性能,我还结合空闲时间增量矩阵,研发了一套基于快速组合启发式的局部搜索策略。”

    

    徐舒坐在对面,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困惑,显然还在努力消化许宁之前所说的话。

    

    片刻后,他轻轻点头,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