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菩提 第(1/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长明灯晃在石塔里,庄与在灯影里把七年前的那场事娓娓道来。m.chunfengwenxue.cc

    当年的魏国说的好听点叫做崇尚太平安宁,说得不好听点儿就叫避风躲雨偏安一隅。生逢乱世,不知居安思危,却追崇桃源之道,可是桃源纵然再美好,终归只是一个人的桃源,不会是一个国家的桃源。

    齐国骤然进犯,魏国几乎毫无抵抗之力,那一战,崔少归初次出任主将,所向披靡,势如破竹,魏国世子战死沙场,不久魏君也因忧思过甚急火攻心而逝,魏国君位便由二公子魏真临危继承。自魏真亲赴前线,率兵抗击,崔少归的仗就开始打的很艰难,魏真请来墨家后人制作防御兵械,战况开始陷入僵持……

    直至庄与带兵调停,战局再度反转。

    那场战争一打数月,魏真在前线铁马厮杀,月勾尘在寺庙里日夜祈福,然而等来的,却是魏真的棺木。

    月勾尘见到魏真的棺木,痛哭过后便是心如死灰,他想殉他而去,可是,结发夫妻,若无头发,如何结发,又如何成为夫妻?他不想追随他到了黄泉路上,还隔着一道不能执手的空门,所以他自请守在他的陵前,等长发及腰那日。

    在漫长的守候里他日夜忍受着生离死别的痛苦,他想再见他一面,这个念头折磨着他,让他打开了魏真的棺木。

    然而棺木里空空荡荡,那里面没有躺着魏真。那夜下着大雨,惊雷阵阵,他冒着暴雨逃离了王陵,他一路颠颠撞撞地下山,然而到了山下他才知道,魏国已亡,如今已归秦国统辖,所以,他拦在庄与马前,问他魏真何在?

    庄与不知该如何答他,因为魏真,他本该活着,他本该在那归途的棺木里。

    那时局势危迫,魏真将一切看的很清楚,秦国虽然代天子调停,实则用心难测,魏国覆灭已经是无力回天的事实了。他也许可以扛过这次祸事,但那场战事已经损耗了太多国力,诸国虎视眈眈,齐国再携风雨而来时,魏国要拿什么再去阻挡倾城之敌?再多的反抗和挣扎只会引来绵绵不绝的战争杀戮,所以他才将计就计,将魏国百姓交给秦王。秦王既然奉天子之令代为统治,那么至少,这千里山河的百姓还能拥有安定的生活,总比做亡国之奴任人屠戮践踏的好。

    他是亡国之将,是无能之君,他再无颜面对魏国百姓,他不再想着功成名就,他要回去找他的小和尚,他只想和他余生共度。

    他在一个夜里找上庄与,去掉黑色兜帽和秦王相坐而谈。魏真明白天下逐雄大势已起,亦知魏国的弊病,桃花不会开在铁马下,在这场乱世纷争里,魏国甚至做不了让人追逐的鹿,它只是一只蒙蔽着双眼的待人宰割的羔羊。齐君对百姓的剥削无度他看在眼里,秦王对黎国旧民的安抚仁待他亦有耳闻,魏国的将来不在他的手里。他明白秦王的势在必得,他也不想魏国将士再做无谓的牺牲,但他不能让魏国亡得没有颜面,所以他要秦王陪他演一出兵败后引领自刎的戏。他要在天下人面前死在疆场上,他要做魏国最后一点屹立不倒的骨气和血性。

    而在那时,秦国以“调停”之名介入齐魏两国乱战,本就惹人非议,他也正需要一个时机和名义,于是庄与成全了他,和他达成了私下的合作。

    这便是庄与跟景华说的“下策”。

    魏真败于齐军,血性不降,自刎疆场,魏国最后一道防护也轰然倒塌,秦军就在此时以“驰援之名”趁势而入,败退齐军。

    与此同时,假死的魏真躺在归程的灵柩里,他本该在王陵与月勾尘相见,带他远走高飞。然而,他的行迹却被齐国细作发现,齐君暗中派人追击,棺木翻倒在大雨的泥地里,魏真与之厮杀,趁着夜幕的掩蔽奔疾逃亡,杀手策马直追。

    魏真在亲卫的保护下躲进一间山林寺庙里,这寺庙破小,只有四五个沙弥,为躲追杀,他剃头伪装成了寺里的和尚,亲卫则穿着他的衣裳骑马引走追杀。

    魏真在那寺里躲了半夜,杀手却在下半夜时折返回来,他们拿那几个和尚做要挟,捆住魏真的手脚,塞进麻布袋里带走,自此无踪。

    送灵柩归程的人怕事,便扶着那空灵柩回去,送上王陵。此后,秦军破城,庄与在魏都王城安排事宜,将回秦时遇上月勾尘,才知魏真失踪之事。

    后来庄与派人追查,却也只查到那山间寺庙里,寺庙里的和尚无一幸免惨死刀下,魏真踪迹便断在这里。

    景华听他讲了这段,心中有些唏嘘,却不觉得这是“下策”,他在铜灯光影离瞧庄与神色,大抵明白他为何这么说了,其实,这计策再当时算得上是万全之策,只是庄与没想到齐君会对魏真穷追不舍,致其下落不明,他或许本就觉得自己有顾虑不周之责,后又遇上月勾尘,听了他二人往事羁绊,因而自称“下策”。

    然而那是庄与也不过才十六七岁,少年公子,秦国高悬的王位尚未能攀登而至,更没有亲臣良将辅佐在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