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从陕西定边县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有机化工专家吕剑 第(2/3)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士期间的学习与研究,使他掌握了更为先进的科研方法与技术手段,学会从宏观现象深入到微观机理的剖析,培养了独立开展高水准科研项目的能力。
面对煤炭化学领域复杂的科学问题,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科研视角与解决问题的策略,在不断攻克难题的过程中,其科研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与提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一系列求学经历相互衔接、层层递进。
例如早期研究所的实践感悟、本科阶段的知识积累以及博士时期的深度钻研,共同塑造了吕剑院士坚韧不拔、勇于创新、注重应用的科研品格。
这些宝贵的品质在他后来的科研工作中持续发挥作用,助力他在相关领域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果,最终走向院士的崇高荣誉殿堂。
院士从业之路
1984年,吕剑毕业后分配到家乡从事文职工作。
1991年7月,吕剑分分配到二〇四所合成研究部工作。
2002年9月,催化技术研究室成立,吕剑成为首任二〇四所催化技术研究室主任。
2023年8月31日,吕剑入选“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2023年11月22日,吕剑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从业之路解码
吕剑院士的从业之路,对他最终成为院士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在家乡从事文职工作的经历,看似与科研关联不大,但却培养了他的综合素养与社会洞察力。
文职工作要求严谨细致的文字处理、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对事务全面的理解与把握。
这段经历锻炼了他的耐心与责任心,使他能够有条不紊地处理各类事务,为日后领导科研团队、统筹科研项目奠定了坚实的管理基础。
同时,对家乡社会环境的深入了解,也可能在潜意识中激发他通过科研为家乡乃至更广泛地区带来发展与变革的决心。
进入二〇四所合成研究部工作,开启了他科研实践的新篇章。
在这里,他得以深入接触到专业领域的核心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验操作经验与项目执行经验。
在合成研究的过程中,他不断探索化学反应的奥秘,对物质合成的原理与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为他后续在催化技术等专业方向的深入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储备与科研灵感。
他在这个阶段所形成的对科研细节的关注以及对实验数据严谨分析的态度,成为其科研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催化技术研究室成立并担任主任时,他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与成长契机。
作为研究室的领导者,他不仅要自身深入科研前沿,还要具备战略眼光,规划研究方向、组织团队协作。
这促使他从更宏观的角度思考催化技术在整个化工领域的地位与发展趋势,培养了他的科研领导力与前瞻性思维。
他带领团队攻克一个个催化技术难题,在这个过程中,其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在化工界逐渐树立起自己的学术威望与行业影响力。
从入选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到最终当选院士,是他多年从业积累的必然结果。
院士科研之路
吕剑院士的研究成果丰硕且意义重大。
1996年吕剑完成-氟利昂替代品hfc-134a中试合成工艺技术,该技术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为解决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问题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推动了我国制冷行业的环保升级。
吕剑院士主持研发成功4套hfos全链条合成技术,实现了国际首例非铬系催化剂在合成氢氟烯烃中的工业应用。
该技术助力氟代烃产业向更加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应对全球环境问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含氮化学品领域,吕剑主持研发成功乙醇胺中低压合成乙二胺技术。
2011年,吕剑研究团队利用该技术建成200吨/年中试装置,产品纯度达995以上。
该技术打破国外长期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为乙二胺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降低了我国对进口乙二胺的依赖
在非光气法tdi绿色合成技术研发过程中,作为鉴定委员会主任,吕剑院士认定此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技术以碳酸二甲酯替代光气,降低了安全风险,减少了“三废”排放,推动了聚氨酯工业的绿色发展
在高能燃料领域,吕剑院士领军的团队承担多项国家攻关计划、国防重大专项等,开发出系列高能燃料合成技术,为我国先进武器装备升级换代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提升了我国军事装备的性能和竞争力,对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