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 10 章 第(3/4)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杨真自己是会织毛衣的,但她最近没空,只能拜托给赵明畅。
条件是每次煮米线都带赵明畅一碗。
前阵子杨真没忍住把那包干米线泡发了一部分,问赵明畅借来招待所的炉子和热饭用的小锅,煮了个的酸菜猪肝米线。
味道很不错,赵明畅吃得双眼冒光,许诺织一件毛衣抵一碗米线,毕竟米线在这边属于极端稀缺资源。
迄今 为止,赵明畅已经吃杨真三碗米线了,却一件毛衣都没织出来。
面对杨真的突然询问,赵明畅像一个应付老师的学渣:“快了快了,只差半个袖子了。我真没偷懒,你又不是不知道自从落雪后招待所有多忙。好多外地木材调拨员都提前跑林场来找场部调度的门道,全住咱们这里。”
近些天,林场已经飘过几场薄雪,只等一场大雪让气温彻底降下来,林场便要正式开展今年冬季的木材采伐运输工作。
因为极寒天气是伐木的“黄金季节”,寒冷让树木的水凝结,树木变得脆生,伐木便能省力又省锯。
简而言之,天一冷林场伐木队就要进山采伐了。
林场的木材生产一般分为上中下三段。
上段就是指伐木队的林间采伐,中下段则负责由山场转运到楞场与简单加工后分运各地。
三段之中,上段的林木采伐最重要。
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山上木材产出,其他工段都得停摆。
如今这年月,虽然不像刚建国时百废待兴,可各地建设依旧紧缺木材。
所以每年到了林区的冬采时节,伐木工队刚准备进山,便有天南海北的单位调材员闻风而来跟林场拉关系,求爷爷告奶奶想多给自家单位多批点木材回去。
杨真住在招待所里,早已感觉到最近招待所的变化。
几个房间里塞满了住客,一群操着河北、山东、陕西等地方口音的调材员整天风风火火进进出出,见缝插针找场部领导与调度们打关系。
这不,她啃完猪蹄出门消食,便在附近空地又碰上一个津地口音的调材员,正笑容满面和个干部模样的人说话。
两人分着烟,不知说了什么,调材员还做势拍了那干部后背几下。
但是转个眼,又恢复成一副勾肩搭背哥俩好的架势。
杨真依稀记得那个干部模样的中年男人好像姓姚,人称姚调度。
姚调度和调材员外貌都是普通人,说的内容大概也就‘你求我我推脱’那一套。
杨真没什么兴趣关注他们,随意收回眼,琢磨自己的事。
工队快进山了,宁师傅决定后天组织学员进行油锯手考核。
笔试她没什么问题,实操她自信也能过。
毕竟宁师傅的‘看重’不止是折磨,某种意义上更像‘开小灶’‘加强班’。
如果不是发现了其中的好处,她早掀桌子不忍那括号老头了。
杨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很自信,就怕万一……
她每天拖着一张‘不堪重负’倒霉脸却一路坚持到现在,宁师傅再迟钝也该发现她在装。
却一直隐忍不发,保不齐是要憋个大的,准备在考核时给她出幺蛾子。
让她竹篮打水一场空。
走了一会儿,杨真嫌冷,又回去了。
正好遇上刚才见过的那个津地口音的调材员,对方正倒烟叼进嘴里,顺手把空烟盒丢到门口的撮箕里。
烟盒从杨真眼皮子底下飞过,她立马被那红黄色烟盒上的两个大字吸引了全部注意力。
大港。
竟然是大港烟!
杨真从前听同事科普过,这种已经停产的大港烟盒能进拍卖场。
“同志,你看什么?”那调材员特别敏锐,点火的动作停下,捏着火柴盒转身笑问。
杨真当然不能说我在看拍卖品:“我是刚从西南过来的,从前没见过这种烟。”
调材员了然点头,脾气挺好的解释:“哦,这是我们津地产的,好像只在北方地区铺货,林区这边也没有。”
两人又不认识,说完话题就散了。
杨真回到房间,因为思考要不要对宁师傅先下手为强,导致有点失眠。
她干脆穿上衣服去前面找值班的赵明畅聊天。
呃……顺便捡漏。
“你倒垃圾啦?”门口角落那个撮箕里,大港烟盒已经不见了。
“倒了。”赵明畅正织毛衣,头也不抬说:“那撮箕里落钱了不成,怎么今晚你们一个两个都去看,还问我同样的问题。”
杨真一顿:“除了我还有谁?”
“陈调材员。”
“是不是津地口音?颧骨有颗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