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横死临淄城 第(3/5)分页

字数:   加入书签

A+A-

燕之故驱逐赵简,好似赵丹的行为不是出于自主,而是受到燕国刺激才做出的,赵丹的王者尊严不容许他承认。他傲然道:“寡人一言一行,皆出自于心,不关乎什么燕国秦国齐国。”

    冯忌又说:“楼卿曾三度为秦国说话,大王都没有驱逐他。庐陵君只为燕国进谏了大王一回,大王就要兴师动众驱逐他,难道大王认为燕国的威胁比秦国更大?岂不是太看得起燕国了?”

    明明是逐赵简,冯忌却硬将矛盾延伸到了赵对燕国、秦国的态度上。儒生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些纵横家搅混水的功夫真是太厉害了。赵丹失了好性,声嘶力竭维护自己的王威:“寡人从未将燕国放在眼里,寡人就是想驱逐赵简!”

    他成功地跳入冯忌设下的陷阱。

    “既然大王驱逐庐陵君,不干燕国事,那就是说,庐陵君劝阻对燕用兵无错。庐陵君无错,大王却要驱逐他,驱逐自己的爱弟?……臣以为大王是陷自己于不仁不义之地!”

    赵丹面皮狠狠抽搐,“冯、忌!”

    王者之怒,雷霆万钧。

    冯忌不被不吭,泰然下拜:“王固然可杀冯忌,冯忌死不足惜,然则王将背负气量狭小、不能容人的恶名,冯忌深为王所不值。”

    孟弋听了都要拍手叫好了,不愧是纵横家,一条三村不烂之舌堪比十万大军。

    赵丹毛病很多,但是不笨,他没有在气头上杀冯忌,也意识到这个时机这个由头驱逐赵简不明智。可是,如何能不失体面地收回成命呢?

    冯忌善于洞察人心,献计:可公开申饬庐陵君不肖,再寻个差事令其戴罪立功,如此大王非但不受损,反添宽容爱弟的美名。

    赵丹从其言。

    “于是我就被到齐国来了。”

    齐国的粮刚送到,礼尚往来,赵国应回谢。而且,赵丹恰有一桩事。

    赵丹刚即位那年,秦国攻赵,来势汹汹,赵国求齐国出兵。齐国说,出兵可以,但须派长安君到临淄为质。长安君是太后少子,赵丹同胞兄弟,太后不舍,断然回绝,将劝谏的大臣全骂了回去。形势危急,舒祺的父亲,老臣触龙亲自劝说太后,太后才舍得派长安君为质。

    三年后,太后薨,赵丹派人迎长安君回邯郸奔丧,令指派了一名宗室子入临淄,接替长安君为质。好几年过去了,那宗室子的父亲病重,想在死前见儿子一面,恳求大王开恩。

    原本,此事成与不成,赵丹不是太在意,他反正不会为了一名宗室子与齐国低声下气或是撕破脸面,可若将此事丢给赵简来做,那就另当别论了。

    关乎赵氏尊严,只许成,不许败。赵丹如许命令赵简。

    冯忌没想到,自己刚赵简从祖庙捞出来,却又把推到另一个坑中。

    赵简诚恳道:“先生此言差矣,先生救了赵简,又阻止了对燕用兵,挽救了无数将士,先生大功于国矣,赵简铭感五内。”

    赵简再三致意,又问出了心中疑惑,冯忌性情乖戾,不买权贵的账,这回如何轻易出山?

    冯忌说:“公子年纪轻轻记性就如此不好,公子忘了桑翳的饿人了吗?”

    说完,不等错愕的赵简回神,大笑着离去。

    几年前,赵简去郊外打猎,在桑林中遇到一个饿昏的倒霉鬼,忙叫侍卫掐人中救醒了他,喂给了水、食,活了他一条命。那人甚是奇怪,吃饱喝足,不说磕头谢恩,一句话都讲,冲赵简拱一拱手就走了。

    灵辄大骂:什么鸟人,咱们救他一命,他一声不吭,抬屁股救走了?

    思及前事,赵简感慨万千,谁能想到,当年无意之举,今朝反救了自己。

    孟弋动容道:“善有善报,救人救己。”

    “是啊。只要和你在一起,天崩地裂都不惧。”赵简握住她的手,“没什么能把我们分开。”

    片刻前,孟弋还担忧,他要是去了燕国,她该作何抉择,没料到顷刻间就峰回路转。看着眼前人飞扬的神采,她想,也许他是对的,他们不会分开。

    此时的他们,都还太年轻。这是后话了。

    ***

    欢愉时光总是过得太快。

    清晨,雄鸡叫响了无数遍,外头喧嚣如潮,帏帐才撩起。

    赵简下榻,回身对孟弋道:“你再睡会儿。”

    孟弋将醒未醒,神情慵懒,抚抚他的脸,小声说:“早点回来。”

    “好。”

    今日有正事要办,赵简穿得隆重。

    从邯郸一起来的使者队伍候在馆驿,他去馆驿与他们汇合,向齐国负责礼仪邦交的官吏奉上国书和谢礼,表明来意,等候君太后和齐王的反应。

    做完这些,赵简去看望那名在邯郸为质的宗室子赵成。

    赵成与赵简同辈,小他几岁,见了面,一口一个“兄长”叫得亲切。看了赵简带来的家书,掩面痛哭。

    陪同他前来为质的家臣见状,忙命